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白云深处有人家

       ——勉县三中帮扶贫困户彭月成搬迁记 

       勉县阜川镇桃园村九组村民彭月成,今年71岁,他原本有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他和两个儿子去外地某煤矿打工期间,不幸遭遇突发事故,用他的话来说是“去了三个人,只活着回来了我一个人”,老伴为此哭瞎了双眼,随后又卧病在床。至今说起这事,老彭仍然是老泪纵横。

       从那以后,老彭变得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流,烟酒不离,且脾气暴躁。记得2018年春节前夕,勉三中帮扶干部蒋文杰等老师冒着寒冷去给他送慰问品时,老彭当时可能是包谷酒喝多了,正在家门前的山坡上飙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随即就把勉县三中送的慰问品扔进了山沟里,嘴里怒吼“我不靠你们,不用你们管我,都赶紧给我走!走!走!......”。

       老彭家当时住的是危旧的土胚房,年久失修,墙体倾斜开裂,屋里白天不开灯的话,里面黑咕隆咚,乱七八糟,一股浓浓的霉味。按照扶贫相关政策要求,他必须尽快搬迁到安置点居住。老彭倔的很,根本不想搬迁。桃园村支书陈伟,村长张建华,唐海庆以及勉三中帮扶老师蒋文杰和驻村扶贫干部王建中多次到他家反复做工作,老彭才勉强同意搬家。随后勉三中老师胡伟开着自己的小车,学校又租农用车一辆,连同村干部一起,把老彭一家两口以及主要生活用品搬迁到了桃园村安置点。然而老彭后来借口老家干农活方便,更舍不得他家里的瓶瓶罐罐,加之刚搬到新家住不习惯,不久他又私自搬回到老房子居住,成为了村里移民搬迁的钉子户。他还赌咒发誓地说,今生再也不回安置点住了,如果我的土房子倒塌了,把我们老两口压死在里面,政府也就不用再操心安埋我们了。

       面对僵局,副县长田晓敏非常关心此事,多次到桃园村了解情况,,并详细地做出了安排和布署。阜川镇书记的薛忠平、书记王富元等也多次亲自到老彭家做搬迁动员工作。  

1.jpg

 副县长田晓敏在桃园村指导安排扶贫工作

       在多次反复给老彭做搬迁思想动员过程中,老彭逐渐感受到大家忙忙碌碌都是为了他好,是想让他住上安全住房,让他居住的环境更好一些,但是他担心如果搬到安置点后,他收的包谷和他家的看门狗没地方收拾,他的老伴行动不便等,勉县三中校长王小文当即对他说:“只要你答应搬的话,你的包谷和狗我们都给你买了,其他的事都不用你操心。”王富元说:“老彭你今年要脱贫,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必须要住进安全住房!你要是再不答应,我们将强行给你搬家!”老彭犹豫了半天,才终于答应再次搬迁。

       当天给老彭搬家时,镇上、村上、学校领导和帮扶老师都到现场帮忙。大家兵分两路,一路在安置点打扫卫生,安装火炉生火烧开水,泡茶,做饭,铺设床铺;一路开着小车,还租了一辆农用车,大家七手八脚,把老彭家所有的的坛坛罐罐和老两口都全部,彻底地搬迁到了安置点,十几里的山路,大家跑了三趟,搬完的时候,天都黑了,大家连饭都没有顾上吃,又冻又饿,但是终于把彭月成这个钉子户搬下了山,大家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老彭在安置点住的时间长了,习惯了,现在生活的很开心,脸上时常挂着笑容 。他有时和老伴在新居门口晒太阳,有时用三轮车载着老伴去镇上逛街购物,喝茶聊天。政府又给老两口办了五保,再加上二人的养老金,高龄补贴,粮补,老彭一家的收入有了充分的保障。2019年,老彭一家顺利实现了脱贫。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是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伟大创举。这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而坚强领导下,“两不愁,三保障”得到了认真落实,乡村特别是广大山区的村组道路实现了硬化,亮化;农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安全住房;人饮工程使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安全的饮用水 ;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增加就业,公益性岗位,社会兜底保障等措施,使广大农民兄弟的收入有了稳定增长;人居环境提升,土胚房拆迁使乡村变得更加整洁美丽。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扶贫,真实地传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聚拢了人心,极大地巩固了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王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