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汉阴县“4563”工作法夯实中小学德育工作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汉阴县结合县域实际,采取“4563”工作法,全面构建中、小、幼各学段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特色鲜明、机制完善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从德育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实施途径、工作保障等方面,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

       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原则。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与看齐意识,牢记“四个自信”,把学校建成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坚持遵循规律原则。准确把握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特色鲜明的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坚持协同配合原则。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品质、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四是坚持常态开展原则。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夯实“五项内容”。一是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史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沈文化”、研学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党的认同、对国家的热爱。二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分层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家国情怀教育与人格修养教育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围绕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利用本地乡土资源积极开展“爱家乡”的实践教育。四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结合“文明校园”“卫生单位”“绿色校园”等各类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节粮节电节水、绿色消费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流、情绪调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等方面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抓好“六种途径”。一是抓牢“课程育人”主渠道。建立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实施县域特色德育课程,将德育内容融入渗透到所有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认真上好地方课程,积极开发建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幼儿园结合实际积极开发适合五大领域教学需求的游戏活动载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情感。结合学段和学校实际,全面推行“德育作业”,依托全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建设各校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有效开展学生心健康教育和辅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二是抓强“文化育人”主旋律。依据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明水平,优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凸显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紧扣全县实施的阅读工程,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推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积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加强与校外各种德育资源和各类专题教育的共建共享,开启“互联网+德育”模式,开拓德育工作的新路径。三是抓实“活动育人”主阵地。各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积极向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庆纪念日活动。利用国庆节、劳动节、学雷锋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进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庄严神圣的仪式教育活动,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举行升国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演讲等活动,规范开展团、队及学生社团活动。四是抓好“实践育人”新体系 。将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年度教学计划,安排专题实践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加强劳动实践、组织研学旅行。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五是树立“管理育人”新理念。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治理现代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将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建立完善教学、教研、后勤、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形成健全规范的统一制度体系。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六是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校主动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主动联系宣传、文化、政法等部门和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专家学者的作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三个保障”。一是加强组织保障。为加强对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成立以主管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建立了以党组织主导,校长书记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实践性优势。 二是加强条件保障。主管局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各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师资培训、开展德育活动等。同时将强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在编制核定时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需求,加大德育人才的推优培新力度、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优化学校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德育工作管理人员、班主任的选聘和培养培训,制定培养规划,不断地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组织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技能。三是加强评价保障。主管局把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考核和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定学校德育工作专项督导细则,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督导检查。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形式。学校认真开展学生的品德评价,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反映学生成长实际状况。 (通讯员 林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