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党建“火车头”迈入发展快车道
——汉阴县城关一小打造“有型”党支部典型案例
汉阴县城关一小党支部现有在岗及退休党员共51名,在职党员教师中有2名安康名师、学科带头人,30名省、市、县教学能手。近年来,汉阴县城关一小党支部着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使学校呈现出争先创优勇担当、干事创业争先锋的强劲发展势头,引领学校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校党支部连续11年荣获全县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荣获安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抓实学习型支部建设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每周四政治学习常态化,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解决教师工学矛盾,推动“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是推进党支部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学习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有实效,提升领导班子政治理论素养和办学治校能力;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师生学习和校园文化生活。切实学好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打造党史学习教育长廊与宣传橱窗,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及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阵地作用。
二、推进实干型支部建设
一是将作风建设与纠“四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持续实施班子作风建设“十点意见”和“五项要求”,提升班子公信力。二是领导班子下沉工作一线做实调研指导,持续开展推门听课、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演讲比赛、微课、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切实抓好教育教学、安全管理等关键领域,在岗位练兵、技能大赛方面发挥好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管理+示范+服务+指导”作用。三是与兄弟学校开展支部联建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统筹解决五项管理、课后延时服务、学生营养餐、教学质量提升和校园安全保障等家长关注度高的问题。
三、加强服务型支部建设
一是立足常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承担任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师徒结对等任务,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升打造平台,当好导师;二是抢抓发展机遇,提升校园软硬件环境,克服资金缺、基础薄等客观困难,建成三部送餐电梯、标准化操作间和洗碗房用于保障学生营养午餐顺利实施;三是全面实施课后服务,采取“1+x”方式开设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全校98.5%的孩子参加了课后延时服务,有效帮助家长解决了学生“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的实际困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注重专业型支部建设。
一是确立了以“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中心,用好“思想引领、文化浸润、实践内化”三条路径,推进“增强理想信念、争做文明使者、练就过硬本领、丰富学识、培养责任担当”五大行动的“品质教育135”德育工作架构,不断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县美德少年、文明小公民。二是积极践行“党建+思政+德育”融合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思政学科的育人作用,实行支部书记抓思政学科,提高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思政学科育人功能,其工作做法和经验先后在省、市电视台等媒体报道,4名教师荣获省级思政标兵和市级思政骨干、教学能手称号。三是做强做优体艺课程,开设校园管乐团、合唱团及机器人社团等多个精品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精神富起来,体质强起来,多才多艺成为学生特有标识。四是立足课堂主阵地,持续深化教学教研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强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在党支部的引领和带动下,学校教师骨干体系不断壮大,教科研成果收获颇丰,先后培养省市学科带头人、各级教学能手100余名,多名党员教师因业务突出培养成为优秀教育管理者。学校办学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攀升,连续7年在全县教育系统综合考核位居小学组第一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陕西省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安康市立德树人先进学校等80多项市级以上综合荣誉,办学质量赢得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刘拥军 方务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