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汉滨区大河中学“大德育”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2022年8月,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和陕西省宝鸡石油中学“组团式”帮扶的十人教师团队,带着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关于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重托,为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教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号召,来到了安康市汉滨区大河中学,致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留下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打造山区学校教育帮扶样板。

检查指导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jpg

检查指导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

       大河中学地处汉滨区北部山区,离安康市城区有六十多公里的路程,其中一半以上是曲折的山路。作为安康市“组团式”被帮扶校中唯一的地处偏远的学校,大河中学面临着山区学校普遍的教育困境。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失衡,部分学科仅有一名专任老师,许多教师要跨初、高中年级任课;且教师队伍偏年轻化,他们不缺教育热情,但缺乏名师引领,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学校初中生源主要来自于大河镇及附近乡镇小学,留守家庭学生居多,家庭教育严重缺失,高中生源在全区相对靠后。针对学校现状,帮扶团队成员、大河中学校长蒋洪江同志深入调研,多次和大河中学团队、帮扶团队探讨交流,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确立了“党建引领,德育为先,以德育提质量、稳安全”的学校工作思路,采取“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模式,提出“大德育”教育理念,创新管理举措,积极探索“大德育”工作模式,着力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平。

转变教学观念  提升职业素养

       帮扶团队来到大河中学之前,大河中学的体育课初中一般围绕中考体育测试项目进行单一化训练,高中一般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上体育课时集合缓慢,队列松散。精神萎靡,缺乏活力。了解大河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后,政教处主任兼体育老师段磊通过教学示范课,给大河中学的体育老师引入了新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并在教研组会上,引导体育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鼓励并帮助他们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段老师说:“咱们不能把体育课单纯上成训练课甚至是玩闹课,要在上课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真正领会体育精神的内涵,培养身心健康的中学生。”段老师的一席话得到了全体体育老师的赞赏和践行,大河中学的体育课也一改之前的单一、松散,面目一新。

从“两操”入手  务求以点带面

       在蒋洪江校长的带领下,段磊老师决定首先从学生“两操”入手,以点带面,进行德育渗透。大河中学安排有早操和课间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段老师发现学生早操集合缓慢,跑操队伍松散,课间操学生做操动作不到位,精神面貌不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段老师积极和本校体育教师沟通协商,借鉴外校优秀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最后确定先分二个阶段来提高“两操”质量。第一阶段,把原先以年级为单位的跑操改为以班级为单位的花式跑操,并要求每个班级有自己的口号,通过一个月左右的实地操作,班级口号响亮了,班级队伍也整齐多了;第二阶段,为了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段老师再次将学生队形变更为以班级为单位的方阵,并给班级制作班旗,提升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学生跑操步调更加整齐规范。学生说:“以前上操没意思,能偷懒就偷懒,现在有了班旗,有了班级口号,大家都团结了,认真了,因为不能给班级丢脸。”后期他还准备将现有的第九套广播体操改为目前深受学生欢迎的韵律操,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让热血的青春尽情飞扬。

交流德育工作.jpg

交流德育工作

言传身教融合  引领学生成长

       段磊老师常说:“身教胜于言传,不要把德育渗透当成语文、思政老师的事,体育课更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也是‘新课标’对体育课程的要求”。段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上体育课时,段老师的口袋里总是装有常备药品,以备训练时受伤学生使用;训练前,总是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厌其烦地叮嘱学生注意安全;课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状况,发现异常,总是第一时间询问关心。上课时,总会通过一些事例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领悟体育精神,从而学会拼搏、团结、互助、协作。“两操”时,段老师总是第一个到达操场,关心学生身体状况,主动捡拾垃圾,激励学生加强锻炼。用明朗的笑容感染学生,用无声的行动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把德育渗透到工作的点点滴滴。

文体表演.jpg

文体表演

       在蒋洪江校长的领导下,在大河中学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大河中学的体育工作已初见成效。体育课面貌一新,学生活力满满;“两操”集合迅速,队伍整齐,班旗飘扬,口号嘹亮;大爱无声,运动场上,学习生活中,学生开始互帮互助,团结拼搏,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体育精神,大河中学初步形成了“以体育带动德育”的教学模式,“大德育”如灯塔照亮了学生成长成才之路。(赵军  党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