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汉阴县“123”大思政课工作模式获陕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肯定和推广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在《陕西教育工作情况》〔2024〕第10期(总第120期)专版刊发《善用“大思政课” 凝心铸魂培育新人》工作案例。该案例介绍汉阴县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形成“一个引领、两大路径、三项工程”的 “123”大思政课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强化党建引领,统筹协调推进。汉阴县组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出台《中小学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和《学校大思政课工作考评细则》,建立“教育局主管—学校领导主抓—思政课教师主责”三级推进机制,将思政课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述评内容。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成立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的思政教研组,抓实党组织书记听讲评思政课制度,落实“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夯实两大路径,拓宽育人载体。一是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守好思政课主阵地,成立思政课教研团队,搭建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政课堂,组织中小学教师同备、同上、同评一堂思政课。加大学科思政融合,深入挖掘各学科的思政资源以及地域环境、研学旅行、传统文化、团队活动中的思政元素,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推广德育作业,通过“三段三层三类”模式,将课程思政知识转化为实践作业。二是丰富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红色”研学、缅怀先烈等主题团队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组织“局长+校长+教研员”听评思政课活动,培养思政课教学标兵和能手。在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挖掘汉阴地域资源,探索出“聚焦四个课堂,实施四个融合,设立一项基金”的劳动教育路径。依托汉阴三沈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规划研学精品课程和线路,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

  实施三项工程,提高育人质量。一是队伍提升工程。组建思政课城乡教师共同体,成立思政课教研团队,开展联合教研。举办集体备课和公开示范课,推行“1+1”听评课,提升思政教师教科研水平。用好社会思政课辅导员,聘请汉阴好人、道德模范等各级先进模范人物定期到校进行思政教育。二是文化浸润工程。在中小学全面开设书法课程,开展国学经典和陕南皮影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做到经费、师资、教材、课时四落实。坚持每年开展家风家训书写大赛,依托“中国家训文化之乡”创建,持续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进校园活动。三是协同育人工程。成立汉阴县学生心理发展中心,整合全县心理健康教师,推动各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立家长学校建设指导中心,举办百场家校社协同育人知识讲座,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开展让万个家庭受益的“百千万”联合帮扶活动,千名教师及干部每人至少帮助3-5名留守儿童,架起了爱的桥梁。

  (通讯员 林爱铭 张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