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开启德育新征程——安康高新区第六小学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安康高新区第六小学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自建校以来就矢志不渝地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深深根植于教育教学的每一寸土壤。通过独具匠心的德育六大“微行动”,学校积极探索生活化德育模式,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容易被忽视却又对学生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的德育“微问题”上,精心搭建起助力学生成长的“微平台”,全力培育学生的“微习惯”,逐渐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微德育”模式。而如今,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与内涵,学校重磅推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微视频”教育计划,再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材施教分段培养习惯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安康高新区第六小学深谙此道,因此在实施“微视频”教育计划时,采用了因材施教的策略,为不同学段的学生量身定制了相应的养成教育内容。
对于第一学段(1 - 2 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启蒙期。学校为他们精心挑选了如《好习惯之队列整齐》《好习惯之课间文明》《好习惯之有序放学》等一系列简单易懂、充满童趣的微视频。
当学生步入第二学段(3 - 4 年级),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学校的德育“微视频”教育重点转向了中华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
而到了第三学段(5 - 6 年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学校适时地将德育重点放在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爱劳动、热爱大自然教育上。这些微视频犹如一扇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户,激发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爱党爱国情怀和对劳动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为了确保“微视频”教育计划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学校精心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步骤,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观看视频环节,各班充分利用集会与班会时间,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班主任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从爱国情怀、学习态度、纪律遵守、个人卫生、文明礼仪等多方面详细解读要求。老师们耐心地逐句剖析,让每一个规范都深入人心。
观看之后,分享感受环节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他们在交流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习惯,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同时积极寻找身边的榜样力量,从而明确改进的方向,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并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时刻激励自己。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养成实践,将教育从理论层面推向生活实际。学生们依据所学制定个人行为习惯养成计划,将微视频中的理念切实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积极构建家校共育桥梁,鼓励家长参与监督与引导,形成教育合力。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良好行为习惯,拓展视野,创新德育方式,真正实现了德育教育从“知”到“行”的无缝衔接与完美转化。
安康高新区第六小学的“微视频”教育实施方案,是德育征程中的有力号角。它以微视频为钥,开启学生良好习惯与品德养成之门,在细致规划与扎实推进中,引领学生从认知到实践,从自我反思到习惯养成。相信在这一创新模式的滋养下,学生们必将如蓬勃幼苗,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参天大树,为学校荣耀添彩,为社会发展赋能,让“微德育”之光在时代长河中熠熠生辉。
(张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