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东城第一中学:从课型出发,点亮立德树人之光
——西安市东城一中历史组大教研活动
“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历史大教研
历史课程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历史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培根铸魂的主战场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呼唤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课堂。
为了加快构建我校特色的历史学科深度课堂,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2024年12月4日,东一的历史教师们齐聚一堂,一起潜心研究课型文化。本次活动旨在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我校“三段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分析历史课型文化,提升东一历史教学质量。本次课型文化研讨教研活动由我校历史教研组长赵红艳老师主持。
张涛老师以高中选择性必修一的《西方的文官制度》为例,立足于我校的“三段五步”教学方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展示了如何上好一节新授课。张老师在课前依据课标和学情准确定位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课中立足学情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地设置了探究活动,课后通过布置分层作业拓展延伸了学生的思维。课中张老师还通过让学生对比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彰显了历史学科的育人特色。
王美淳老师以初三专项复习题为例,从课前的专项知识回顾、课中的选择题与材料题讲解和课后的检测反馈三个方面呈现习题课。王老师习题课同样充分体现了我校的“三段五步”课堂文化,学生探究和教师精讲完美结合,注重审题方法的指导。
韩云云老师以本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为例展示了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韩老师强调试卷讲评课首先要立足考情,然后帮助学生分析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通过自查、合作交流、老师点拨等方法,帮助学生找出错因和应对策略,总结答题方法规律,形成规范的答题思路。韩老师在课前让学生集中反馈错误题号,课中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纠错、梳理知识点,课后及时进行补偿性训练巩固易错点,这一做法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尤其是让学生课后制定后期学习计划的做法值得借鉴。
王维伟老师立足于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以高三总复习《第20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从课前的准备学案、课中的学生探究、教师精讲和课后的检测巩固三方面展示了干货满满的高三复习课。本节课容量大、重基础,突出重难点,重视学情和考情,尤其是关注某些历史问题学术研究动态,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大家一致认为,教学之路漫漫,持续完善课型模式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我们要从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以及习题课中总结经验,在往后的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建议,共同打造优质课堂。
赵红艳老师总结发言,学无止境,教亦无涯。展望后续教研工作,教师要紧跟史学前沿动态,拓宽学术视野;深耕课堂教学艺术,灵活调整策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强化团队协作,攥指成拳打造东城一中历史教学“共同体”。
最后王迎辉主任强调,过往可鉴,来日可期。站在新起点,期望全体历史教师继续秉持严谨治学态度,密切关注史学前沿动态,汲取学术新成果,为教学注入源头活水。愿我们携手奋进,以历史为灯,照亮莘莘学子求知之路,于三尺讲台赓续文明、培育英才。
图片本次历史大教研活动成果丰硕。大家围绕课型深度研讨,挖掘出了诸多构建深度课堂的新颖教学策略,紧扣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策略研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把研讨精华化为行动,关注学情、巧用资源、优化方法,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携手让东一历史教育迸发学科魅力,引领学生鉴古知今,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