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东城一中:许妮娜老师 教育的本质类似农业,而非工业
教育,是一场伟大的征程,关乎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在这场征程中,涌现出一个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老师们的心血与付出;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教育的智慧;每一个故事也都见证着学生们的成长与蜕变。
在这个专栏,东城一中老师们用真诚的态度、细腻的笔触,讲述着与学生相处的一个个平凡而精彩的瞬间……
第二期
教育的本质
类似『农业』而非『工业』
许妮娜老师近照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在教育行业耕耘二十余年,担任班主任一职也有二十余载。我始终秉持着以爱心教育学生,以耐心引导学生,用一颗心去触动另一颗心的工作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经验的积累,我不断思考:教育究竟是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引领、规划、影响”?亦或是“点燃孩子的生命感、价值观”?我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成长。
1、教育的本质更接近于农业而非工业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的本质类似于农业,而绝非工业。工业是将原材料按照既定流程加工成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而农业则不同,它是将种子播撒于土地之中,为其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如水分、阳光、空气及养分等,让其自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满足人类需求。工业生产强调标准化、规模化以及效率至上的原则,相比之下,农业生产则需要更加细致入微且个性化的照料,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遵循着“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同样地,在教育领域内,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就像每一株幼苗一样需要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并精心呵护,他们各自的成长路径也不尽相同,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每一朵花绽放。
2、深耕教育需用心灌溉,以情培育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与灵魂的塑造者,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做到润物无声。因此,每当遇到教学难题时,我总会重温那篇《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文章,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教育旅程中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需求。
尤其是作为班主任,面对五十多位性格各异的学生群体——有的聪明伶俐却调皮捣蛋,有的勤奋刻苦积极向上,有的虽热情高涨但持久力不足,还有那些看似平凡无奇实则脚踏实地之人——带领这样一支多元化的队伍遨游知识的海洋,显然不能简单地实行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因此,在初一伊始,我便制定了“态度决定高度,行动成就梦想”的班级宣言,以及“勤奋,进取,拼搏,超越”的班训,并对全体学生寄予厚望:“愿你们善良、乐观、感恩、有责任心;愿你们勤奋、踏实、努力、有上进心;愿你们青春飞扬,实现梦想!”期待通过这些话语从做人到学习,从性格到品质规范学生的言行,激励他们茁壮成长,用三年时间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
2022年6月1日,是学生们升入初中后的第一个儿童节,也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个儿童节。家委会为孩子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学生们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更令孩子们惊喜的是,每位老师都精心撰写了祝福语。班级的六一联欢晚会既热闹又有意义。2023年的6月1日,大部分学生已经14岁了。我组织了以《14岁,我长大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14岁是孩子们进入少年阶段的年龄,也是初步具备法律责任的年龄;同时,这也是孩子们开始叛逆的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动员家长为孩子写信《孩子,我想对你说》,以此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我还为学生们定制了蛋糕,更有热心的家长为每个孩子编织了一个向日葵钥匙扣。当主题班会音乐响起,孩子们缓缓展开信件的那一刻,有的孩子落泪,有的则陷入沉思……
进入初三,学生们的复习进入紧张阶段。我开展了多项主题班会活动,为学生减压、鼓劲,传授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坚持到底。我陪伴学生们一起锻炼,见证他们逐渐蜕变。
三年的时间既漫长又短暂。我们的集体逐渐形成了你追我赶、团结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一个个从懵懂走向成熟,从幼稚变得稳重;他们勤奋、拼搏、互助、充满爱心。当中考最后一科结束铃声响起时,当毕业证书发放完毕而学生们久久不愿离去时,这一届学生终将离开我,踏上新的征程。
3、教育的深耕需要因材施教,实施个体化教育
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班级里有三位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经过三年的陪伴和督促,这三个孩子今年均如愿升入了高中。看到孩子们满意的笑容和家长们欣慰的表情,我觉得这三年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其中一位名叫小亮(化名)的同学,由奶奶一直陪伴管理他的学习和生活。奶奶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家长,从作业检查到背诵督促,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初一入学时,这孩子依赖性强,有些自卑且脾气倔强。然而,在奶奶严格的督促下,并积极配合学校的要求,这个被小学老师认为基础薄弱的孩子在初中阶段基本能够跟上进度,成绩也在缓慢提升,孩子也逐渐成长起来。然而,在初二这一关键时期,随着青春期叛逆心理的显现与学科知识难度的增加,孩子出现了情绪波动大、易怒的情况,令其监护人——奶奶感到束手无策。面对此情此景,我及时与奶奶进行了沟通,建议她适度放手,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午间管理活动。我常至教室与该生交谈,激励他利用课余时间提问解惑、进行体育锻炼,或仅仅是陪同我在校园内散步放松。这种细腻入微的关怀似乎为孩子带来了心灵的慰藉,即便在初三学业最为繁重、压力山大的时段,当孩子因成绩波动在家情绪失控时,奶奶会致电于我寻求帮助。通过耐心疏导并引导孩子理解奶奶的辛劳与付出,孩子的情绪逐渐平复,自我调整并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最终,该生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普通高中录取,那一刻的喜悦如同天际划过的彩虹,斑斓而美好。
其二,关于小武(化名)同学的案例,他的爸爸负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该生天资聪颖,在数学领域有天赋,性格温和却伴有惰性倾向,日常作业拖延,周末及假期更是完全搁置不顾,且书写习惯极差。针对此情况,自初一入学起,我便密切关注其作业完成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即刻与家长沟通反馈,强调家庭监督的重要性。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其背诵课文、英语单词等,甚至安排其在课余时间至办公室旁背诵、练习书写及完成作业。经过持续努力,该生不仅学习成绩稳步提升,他的数学天赋赢得全班同学的钦佩。借此契机,我鼓励他为数学成绩边缘的同学提供辅导,通过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他开始变得自信且热心,班上优秀的学生也喜欢和他探讨问题。慢慢地,他将注意力重新聚焦于学习,还培养了他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富有责任感的品质。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高中。我坚信,凭借他在理科上的天赋及初中阶段形成的良好品质,三年后定能顺利踏入理想的大学殿堂。
其三,小姜(化名)同学,内心充满自卑、敏感且脆弱。我一接手这个班级,了解情况后,便主动与其交谈,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向她阐明我对她的管理原则,希望她能摒弃自卑,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起初,班上确有个别学生对其嘲笑。得知此事后,我严肃处理了这两名学生,并要求其家长来校向小姜道歉。也许这样的要求略显严苛,但两位家长深表理解并全力支持我。经过此番处理,孩子越来越自信了。在为期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我精心挑选了多个以名人励志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旨在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并激励其他学生更加勤奋学习。记得有次,她的作文《不完美,让我如此美丽》深深打动了语文教师。在我的鼓励下,她勇敢地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尊重。进入初三后,由于家庭问题导致该生注意力分散,我多次与其进行深入交流。每当看到她因成绩提升而露出微笑时,我心中充满了欣慰;当她顺利被高中录取并在领取毕业证书之际羞涩地送给我一个保温杯,并嘱咐我要多喝水时,我似乎看到了教育的意义所在。
教育如同农业,是一个走进学生心灵进行深耕、促进其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就像辛勤耕耘的农夫,要用自己静待花开的耐心,去关注每一个独立的幼苗,培育他们在自己的生长周期里茁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