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聚力 助推教育集团多元化发展
——眉县实验小学“名校+”工作纪实
眉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是在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讲学的西横渠书院基础上建立的,学校先后更名为“眉县首善小学”“中心国民小学”“首善区完全小学”“城关小学”,1982年改名为 “眉县实验小学”。2016年9月,学校迁入新址(眉县滨河新区眉坞大道中段)。至今已走过120年风雨历程,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总占地面积46.67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460平方米,现有学生3500余名,专任教师140人,其中省市县各级教学能手、骨干、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共计50人。学校设有生活体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电子阅览室、书法美术室、智能机器人活动室、历史地理室、科学探究室、校园电视台等26个特色部室,教学设施完善,环境优雅美观。
一直以来,学校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校、亚运足球梦想学校,获得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节水型学校、中小学优质教育基地、硬笔书法示范校、“红领巾奖章”四星章集体,宝鸡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课后服务示范校、“成志教育”示范校和作业革命示范校、“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文明交通示范校、红领巾法学院、“宝鸡好课堂”示范校、书香型学校等多项荣誉。
为切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回应人民群众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期待,2024年4月,在县教体局的安排部署下成立了“名校+”教育集团。形成了以眉县实验小学为核心,眉县第五小学、槐芽中心小学和槐芽西柿林小学协同发展的教育集团,用实际行动,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自组建教育集团以来,实验小学紧紧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主题,促进内涵发展,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意识、品牌意识,协助成员校发展好每一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学生,推动集团内各成员校的高质量发展。
一、高站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教育发展。
在眉县实验小学党支部的带领下,集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集团党支部对眉县第五小学、槐芽中心小学和槐芽西柿林小学的党建引领。开展了校长、书记、党员教师为青年教师上党课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团队一体化”培养理念,通过“树好一面旗帜、打造一个阵地、撑好一个支点、塑造一个亮点”的“以四促一”方式落实“以党建带团建”,整体推进学校少先队工作。集团校积极开展“红领巾争章”活动,组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红领巾宣讲团,开设“我在国旗下成长”“少先队微课程”等主题教育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党建+思想引领”“党建+业务融合”“党建+师德建设”,将党建工作与集团内部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以学习联动、活动联办激发党员教师内驱力和战斗力,筑牢思想根基,为教师的心智成长和精神丰盈增力赋能,推进集团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二、强措施,形成“一套机制”,细化常态运行。
集团成立以来,眉县实验小学多次实地考察,摸清各校办学条件、校务管理、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情况,共同制定集团发展规划、计划等,健全集团管理制度、运作机制及考核办法,建立月例会制度,研究部署各项工作。定期指导成员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形成有计划、有总结、有展示、有成果的“四有”集团常态运行机制。为提高教育集团治理水平,完善了与集团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管理,每学期召开集团教研主题活动。理顺决策、执行、保障等各环节,确保集团运作顺畅高效。按照“精细化管理、自动化运作”总体要求将优质资源孵化,努力实现优质、均衡、和谐和特色发展。
三、提质量,以共享化资源打造品牌化教育模式。
文化理念共融,优质课程共建。眉县实验小学带领各成员校在提升常规教学水平的同时,着力发挥集团的群体智慧,集中集团专业力量,对现有学校特色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凝练,积极打造各校特色课程品牌,“红歌才艺秀”“研学旅劳” “小小书法家”“阅读小明星”“讲题小达人”“英语小能手”“教育教学开放日” “一二年级无纸笔测试”劳动教育、校园足球等,促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态势,得到成员校师生及家长的好评。
构建管理资源共享。一是输出成熟的办校理念,指导各成员校从办校目标、教育理念等方面确立校园文化。二是解析办校困惑。开展问诊式帮扶和督导,深入各校进行大型活动指导交流,提升成员校的活动质量。三是磨砺中层干部成长。开展中层干部能力提升“三个一”活动,定期召开中层干部交流会,每学期互派干部跟岗交流。
创新课堂教学共研。一是教育集团组建学科专家团队,团队成员由集团内各校骨干教师组成。定期围绕课堂教学共性、瓶颈问题开展研究交流,精准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讨地点轮流设在各成员校,以提升课堂教学和教科研的有效性,整体提高集团内各校课堂教学和教科研的质量。二是集团校定期选派名师到成员校开展公开课或观摩课活动。本学年,先后赴汤峪联小、槐芽中心小学、马家中学小学部、首善教育组、第五小学和槐芽西柿林小学开展教育共同体活动,并邀请成员校的青年教师与我校教师共同开展 “四为”课堂展示课活动,在教师层面形成“雁阵效应”,达到促进更多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三是骨干引领,打造卓越教师团队。集团以青蓝工程为依托,以观摩交流为抓手,成立了省级学带、能手高海燕和黄矞等名师工作室,组建17对师徒,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30余节,开展各类专题培训交流活动8次,为教师成长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
教育质量共评。一是教育集团统一安排教学进度,以利于落实教师的听课交流和教学质量监测;制定统一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利于全面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质量调研”五认真,统一进行教学常规的月检查;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统一安排学情调研,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是严格执行“减负”政策要求,共享“123+N”校本作业设计体系(即聚焦一个中心:质量核心;坚持两种模式:基础作业、创新作业;做到三大融合:课堂与作业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个体与群体相融合;凸显N个特色:合作类、体验类、创智类、主题类、游戏类、表达类、制作类、跨学科类等),做到同学科组作业“三个统一”(即统一内容形式、书写要求、评价方式),体现设计方向的探究性、实践性和个性化,严格落实一二年级无纸化检测要求,共享“一二年级学生综合素质大闯关”,深受好评。
四、增效能,以多元化联动搭建家校共育平台。
眉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主旨,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丰富化、评价目标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构建多元学科综合性评价体系。一是深化学生评价改革。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出彩”的办学理念和“尚美阳光”文化主题,严格考试管理要求,改进评价方式,确定了品德修养好、知识素养高、实践能力强、身心发展全的“四维”综合评价体系,设立“阳光少年”和校园“十星”评选,分年级确立学生成长目标,体现阶梯式发展评价,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收获、成长进步,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一二年级学生综合素质大闯关”“小小队委我竞选”“阳光争章”“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等活动形成学校品牌。二是持续加强家校共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作用,结合实际开设亲子体验、家庭陪伴等特色课程,定期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一日班主任(校长)体验等活动,动员引导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和评价,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双减”落地开花,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今后,实小教育集团将继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断强化沟通交流机制,突出学校亮点与特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名校+”教育共同体品牌,促进眉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撰稿:严红阳 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