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勤俭 向“奢”说不
汉滨区培新小学 李安笛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秉持的生活态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读到这句诗,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场景。他们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只为换来那一粒粒饱满的粮食。可如今,浪费粮食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学校的食堂里,常常能看到同学们把吃不完的饭菜随意倒掉;在饭店里,一些人点菜时大手大脚,最后剩下大量食物。这些浪费行为,不仅是对食物的不尊重,更是对农民伯伯劳动成果的漠视。
我曾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夏天,天还未亮,一个农民就来到了田间。他戴着破草帽,穿着破衣服,赤着脚,拿着锄头在庄稼田里除草、松土。太阳升高了,炽热的阳光把大地晒得滚烫,泥土也被晒得又干又硬,可农民伯伯仍在吃力地锄草。不知不觉,太阳已经高高地挂在当空,他又累又饿,多么希望能多歇一会儿啊!但是,当他抬起头,看到那一大片长着野草的庄稼地,想到一家人一年的生活,他只好又继续吃力地干下去。黄豆一样大的汗珠顺着他的面颊不断地往下滴,滴在庄稼下面的泥土里。到了秋天,农民伯伯的辛勤努力终于得到了收成,换来了粮食。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意浪费。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应该珍惜。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从很多小事做起,践行勤俭戒奢的美德。比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及时关闭水龙头;不盲目追求名牌,不互相攀比。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就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勤俭戒奢的好习惯,让这一传统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