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高新区九年制学校解锁“立体化育人” 新课堂
近日,安康高新区九年制学校组织七年级学子开启横跨杨凌、西安、铜川三地的研学之旅。这场融合科技、历史、思政与情感教育的实践活动,以创新模式激活 "第三课堂" 育人效能,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扑面而来。学生们穿梭于智能温室,亲眼见证 "鱼菜共生" 系统中生态循环的奥秘,触摸承载着累累硕果的番茄树,近距离观察自动化采收设备。当指尖触碰营养液管道的瞬间,科技与生态的完美融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探索创新的种子,完成了一场生动的科技启蒙。
西咸北控环保基地内,古今智慧在此交汇。学生们深入了解现代垃圾焚烧处理工艺的同时,从汉代"铜雁鱼灯"中发现古人的环保智慧。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他们亲手制作 "雁鱼环保扇",将传统器物中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创意实践。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深化了生态保护认知,更点燃了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一件件文物成为历史的教科书。学生们通过解读秦汉时期疆域变迁与制度演进,感悟古人"天人相谐"的城市建设理念,并将其与现代生态城市设计相联系。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他们学会从文明发展中汲取智慧,拓宽对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认知维度。
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内,学生们聆听革命老前辈杜天祥讲述的英雄事迹,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薛家寨保卫战的战略价值;在英雄纪念碑前,庄严鞠躬默哀、齐声高唱国歌。铿锵誓言中,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信仰的力量得以传承。
活动特设的"家书传情"环节,成为情感教育的温暖纽带。学生们用书信记录研学见闻,倾诉对家人的感恩之情。一笔一划间,不仅实现了亲子间的情感沟通,更培养了他们感知爱、表达爱的能力。
此次研学通过构建 "科技场景 + 历史场域 + 政治引领 + 情感教育" 的立体化育人模式,实现了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跨越三地的沉浸式学习,让学生在多元场景中触摸时代脉搏、对话千年文明、厚植家国情怀、体悟亲情温暖,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陈梦颖 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