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细雨润心田 携手送教绽芳华
——眉县第一小学教育共同体暨张芳慧名师工作室赴常兴纺织园小学开展送教送培活动
4月25日上午,常兴镇纺织园小学的课堂里迎来一场语文教学“甘霖”。眉县第一小学教育共同体、张芳慧名师工作室携诗韵与童心而至,以两节示范课、一场微讲座,与常兴教育组两所小学的师生们共享了一场“语文盛宴”。常兴教育组组长张晓军、副组长朱恒信、第一小学副书记席涛、常兴纺织园小学校长任永辉及常兴中心小学、常兴纺织园小学20余名语文教师参与活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工作室骨干李娓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春夜喜雨》,李老师以杜甫笔下的春雨为引,带领学生漫步诗意长廊。课堂以“读”为径——初读明节奏,品读析意象,诵读悟诗情;以“问”为媒:“诗中‘潜’字可否换为‘落’?”“这场雨为何令诗人‘喜’?”层层叩问间,学生从“知雨”走向“知人”,触摸杜甫“忧国亦爱民”的赤子情怀。在感悟、诵读和运用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演童话之趣,启思维之窗,工作室教学新秀刘莹莹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下册《青蛙卖泥塘》。“卖泥塘咯!快来看呀!”随着小“青蛙们”脆生生地吆喝,刘老师的课堂瞬间沸腾。她巧借“情景剧”还原童话:学生化身小青蛙、老牛、野鸭,在“买卖交锋”中体悟“劳动创造美”的深意;又以“问题链”激活思维:“泥塘为何从无人买到人人夸?”“如果你是青蛙,还会如何改造泥塘?”孩子们脑洞大开,答案从“种彩虹花”到“建足球场”,童趣与智慧齐飞。“不学诗,无以言。”
在研讨交流环节,两位授课教师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兴中心小学、常兴纺织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常兴教育组副组长朱恒信作了点评。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灵动的课堂评价、机智的教学智慧给听课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作室主持人张芳慧老师以《浅谈古诗教学》为题,从“诗教传统”谈到“核心素养”,提出三字真言:一是“厚”:知人论世,以文化人;二是“活”:诵读为基,诗画共赏;三是“深”:关联生活,古今对话。引导学生发现“古诗里的中国密码”,小学语文老师要做“活水引路人”,让古诗教学“既守文脉根魂,又焕时代新声”。
此次携手送教活动,成功搭建了校际间、教师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为助力教师专业提升、促进教育共同体学校协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诗韵化雨、童趣生辉,细雨无声、芳华待灼。这场春日的语文之约,既润泽了课堂的“泥土”,亦埋下了教研的“种子”。教育,终将如细雨无声,滋养出一树树繁花。(撰稿:麻东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