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破”“立”兼并的调研才是“好调研”

紫阳县焕古镇九年制学校  刘成军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学会“破”与“立”,破旧立新,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让调研真正成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有力抓手。

  破“走马观花”,立“脚踏实地”。调查研究,最怕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有的干部调研时,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这样的调研,不仅无法掌握真实情况,还容易滋生形式主义。调研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要多些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调研,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破“浅尝辄止”,立“刨根问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研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在实际调研中,有的干部对问题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不愿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调研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对发现的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办,追根溯源、刨根问底,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切实把问题解决好。

  破“回避矛盾”,立“直面问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调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有的干部害怕得罪人、丢选票,对矛盾和问题避而不谈、绕着走,这种态度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调研要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正视问题,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担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要善于从群众的呼声中发现问题,从工作的短板中查找问题,从发展的瓶颈中剖析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破“纸上谈兵”,立“真抓实干”。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写报告、交任务,而是为了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然而,有的干部把调研当成了“走过场”,调研报告写得头头是道,问题分析得深刻透彻,但就是不付诸行动,让调研成果束之高阁。调研要力戒形式主义,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上,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定时间,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要加强跟踪问效,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回访,防止问题反弹;对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持续用力,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显而易见,“破”是为了更好地“立”,“立”是“破”的目的。在调研中,我们要做到“破”“立”结合,以“破”开路,以“立”为基,才会不断提升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