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东城一中 英雄故事震撼开讲,爱国情怀薪火相传!——“五老”进校园英模报告会点燃青春理想!
金秋十月,丹桂馥郁。西安市东城第一中学校园内,一场关于热血、信仰与传承的盛会隆重启幕。在灞桥区关工委与东城一中的精心组织下,“聆听英雄故事 传承爱国情怀”——“五老”进校园暨英模报告会如期举行。这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旨在让英雄的光芒穿透岁月,照亮新时代少年的成长征途。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新城区关工委副主任、老战士英模报告团团长郑宝泉,灞桥区关工委主任孙润璋、副主任郑长福、秘书长王永辉、干部李滨如,东城一中校长冯小良、副校长潘虎及相关部门主任,八年级师生代表与家长代表们。大家济济一堂,怀着崇敬之心,共同期待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烽火淬炼真英雄:白安周的战斗青春
报告会上,英模白安周他用质朴而坚定的话语,讲述着那段浸满热血与坚守的烽火岁月 。他那年19岁,正值青春年华,却奔赴云南老山前线,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
(云南前线的阵地)
“我们在阵地上守了100多天,用雨水解决饮水问题,没敢用那些水洗过脸、刷过牙;潮湿的猫耳洞里,山鼠乱窜、蛇盘踞洞口是常事……”白安周老师的讲述,仿佛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在同学们眼前缓缓展开。
他提到,部队组建“铁锤突击队”时,作为全师第一个写血书申请加入的班长,他和战友们每天背着30公斤的负重越野,磨破了肩背也不停歇 。
(铁锤子战旗)
最让全场动容的,是战友赵怡忠烈士的故事。赵怡忠三次负伤仍坚持指挥,牺牲时年仅26岁,怀里揣着儿子的百日照。 白安周老师哽咽着读出赵怡忠留给儿子的信:“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你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因为爸爸是为国家牺牲……”这一字一句,如重锤般敲在每个人心上 ,现场气氛严肃凝重。
(白安周与副连长赵怡忠在阵地中的合影)
“我可爱的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你很久了,你的百岁照爸爸每天都会小心翼翼地擦拭和保存,明天,爸爸就要去收复被敌人占领的国土了,爸爸牺牲了,你应该感到光荣,长大后千万不能做有损于党和人民的事情!”-1986年10月17日夜
(赵怡忠给儿子的遗书)
他讲述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英勇突击的生死时刻,当“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诗句化作眼前真实的青春抉择,“英雄”二字不再抽象,它有了滚烫的温度与沉甸甸的重量。会场寂静无声,年轻的眼眸中闪烁着震撼与敬仰。
最后,战斗英雄白安周叮嘱并鼓励东一学子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国家,能自在享受阳光雨露,可你们要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在你们心中埋下种子:敬英雄、学英雄,做英雄。
聘书承载新使命:英雄精神扎根校园
为让这份赤诚初心持续照亮学子成长之路,现场举行了庄严的校外辅导员聘书颁发仪式。灞桥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郑长福与东城一中副校长潘虎共同将聘书郑重交予白安周,从此,英模白安周成为东城一中大家庭的一员,英雄的故事将在这里不断回响。
结 语
英雄的故事永不落幕,爱国的传承生生不息。东城一中以“五老”进校园为桥梁,让崇高的精神力量直抵心灵深处。愿每一位学子以英雄为镜,让爱国情怀在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擎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这堂震撼人心的思政课虽已结束,但它点燃的理想之火,必将在青春征程上熊熊燃烧。
人物介绍
白安周
白安周,中国共产党员,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11月入党,1985年12月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86年4月—7月坚守在我军最前沿42号阵地。1986年10月19日出击拔点战斗。因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勇敢,不怕牺牲,多次受到嘉奖并荣立二等,三等战功各一次。全国“弘扬雷锋精神新时代拥军爱警公益人”、陕西省及西安市学雷锋“最美志愿者”、西安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西安市关工委“五老”先进个人、莲湖区“新时代身边活雷锋”等。省市区多级“五老”宣讲团核心成员。
照片:李俊逸编辑:赵浩杰初审:赵武翠复审:张森终审:冯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