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汉滨区鼓楼小学开展教师“三笔字”基本功大赛

  当粉笔在黑板上落下第一笔清晰的横画,当毛笔在宣纸上晕开第一抹温润的墨色,书写便不再是单纯的“技巧展示”——它是教师与知识对话的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具象载体,更是教育细节里最动人的温度。9月16日清晨,汉滨区鼓楼小学教师“三笔字”基本功大赛启幕,全校20余名教师以笔为锋、以墨为媒,在钢笔、毛笔、粉笔的交替书写中,不仅展现了扎实的职业基本功,更诠释了“书写即教育”的深层内涵。

  这场比赛,从来不止于字迹的工整与美观。钢笔字书写环节,教师们手中的笔尖在信笺上流转,楷书的严谨、行书的灵动里,藏着的是日常批改作业时对学生的耐心——一笔一划的规范,实则是对学生书写习惯的无声示范;毛笔字创作时,教师们铺展宣纸、研磨蘸墨,所选的古诗词,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骨”与教师的“师者风骨”形成共振;最引人深思的是粉笔字环节,限时完成的指定内容不仅考验书写速度与工整度,更暗合了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一块布局匀称、字迹清晰的板书,从来不是“装饰”,而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逻辑、集中课堂注意力的“可视化教具”,是教师“高效传知”能力的直接体现。

  评委们不仅从字体结构、卷面布局等技术层面提出优化建议,更引导教师们思考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练‘三笔字’,究竟是为了‘写得好’,还是为了‘教得好’?”当评委指出“粉笔字的大小应适配教室后排学生的视野”“板书的行距应预留学生记笔记的空间”时,这场比赛的意义便从“技艺切磋”升华为“教学反思”。

  教师的“三笔字”,写的是汉字,更是教育的“初心”。它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切磋的平台,通过“以赛促练、以练促教”,引领教师将书写的严谨融入作业批改,将板书的美感带入课堂,让知识传递多了一份“温度”。(通讯员 钱立荣 邓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