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领航 示范赋能
——眉县小学数学大教研活动在实验小学顺利举行
4月1日,眉县实验小学成功承办了眉县小学数学大教研活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何军华,陕西省第四批名师培养对象贾宝明、李红英,陕西省第九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宝鸡西街小学刘静、杨凌高新小学张蕊和眉县实验小学黄矞6位名师,通过“理论+实践”双轨模式,为全县300余名数学教师呈现了一场教学盛宴。
教研中心副主任杨永钊在启动仪式上对参会教师进行了动员讲话。要求教师要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返校后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实际,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上午第一节课由眉县实验小学教师黄矞执教数学文化课 《青铜密语》。黄老师巧妙融合宝鸡青铜器文化,以“青铜材料配比、纹样比例和文物修复的计算”为任务驱动,在分数乘法教学中渗透数学美与数理逻辑。其“三步解码法”彰显跨学科教学的智慧,学生直呼“数学课也能触摸历史”。课后,黄老师做了《小学数学老师能改变的事物》的微讲座。第二节由杨凌高新小学的张蕊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怎样通知最快》。她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化情境,通过“打电话”怎样通知最快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动态生成的课堂让抽象知识具象化,展现了教师问题解决的教学特色。随后,张老师做了《践行新课标 深挖真问题》的微讲座。第三节课,宝鸡西街小学刘静老师执教了《包装的学问》。刘老师通过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运用策略优化,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与批判思维。其“思维可视化三步法”将复杂几何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思维路径。
下午场,首先由上午上课的三位老师进行说课反思和交流研讨。接着,何军华副校长做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上好数学课》的专题分享。何校长指出,基于思维型教学具有五大基本原理:动机演变、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和应用迁移。核心策略是要将问题设置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满足学生的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提出了教学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二境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第三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倡导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寻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接着,眉县小学数学教研员贾宝明老师执教了四年级《推理》一课,贾老师以结构化教学重构,通过思维推理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关联信息,巧妙完成推理任务,深化三会素养。课堂注重高阶思维培养,以问题驱动学生辨析易错点,实现知识结构化向认知结构化的跃升,展现了教师深厚的学科统整功力。宝鸡市金台区卧龙寺小学副校长李红英做了《融教材之慧 创思维之花——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一年级课堂教学策略》的微报告,结合具体的课例与教师进行了分享交流。
活动最后,何军华校长执教了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方程》一课,何校长立足“智趣和融”理念,以生活实例创设认知冲突,通过天平模型具象化抽象概念,带领学生经历方程建模全过程。课堂渗透数学符号意识,采用对话式教学激活思维,将方程意义与应用自然衔接,贯通全学段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搭建一级级台阶,处处体现育人理念,充分展现“数学育人”的高超教学艺术,为全县数学教师示范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新样态。
本次名师示教活动为全县数学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对加强县域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撰稿:黄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