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秋韵竞风华
——眉县齐镇“四为课堂”教学大赛第二日速写
“晴光初照校,教苑起新声。”清晨8时55分,阳光洒进校园,教室灯光明亮,师生端坐等待,窗外鸟鸣与翻书声交织,奏响育人序曲。
李蓉老师在四年级二班执教《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她精准站位、分音节拆解单词发音,将枯燥的语音教学化为生动实践;板书精美,构建完整知识框架;评价方式多元,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评贯穿全程;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从情境导入到知识内化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以想学为前提、以会学为目的、以学情为基础、以自主为方式”。

“同堂双秀色,异课共芬芳。”9:50,科学与体育课堂同步绽放活力。
黄一骄老师在《浮力》课中,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原理,教学具有实用性;注重合作探究,师生、生生互动热烈;环节设计合理,从导入到拓展延伸层次清晰、逻辑连贯。

孙若老师用“游戏热身+示范精讲+分组练习+小组竞赛”方法,结合障碍跑实操与体能训练,85%以上学生能规范完成跑、跳、爬、绕等动作,提升了身体协调性,还树立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达成教学目标。

“研途明方向,教海探深幽。”10:30的交流研讨环节,各学科评委分别聚焦课堂细节,围绕“学生有兴趣吗?有阅读吗?在思考吗?有训练吗?”的“四问”展开评课。

英语组评委刘远、曹利婷充分肯定李蓉老师课堂中精准的引导、完整的板书框架、贯穿全程的多元评价及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认为这些要素有效落实了“四为”理念,同时建议在情境活动中增加更多真实交际任务,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科学组评委杨兵广、孙莉花指出,黄一骄老师的《浮力》课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氛围浓厚,环节设计逻辑清晰,建议可引入小组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体育组评委高云、任建会评价孙若老师的《障碍跑》课以学情为基,示范讲解到位,学生自主实践充分,课堂互动热烈,建议适当增加趣味竞赛形式,让“过程动化”更具活力。
各组评委的专业点评,让“四化”目标(目标具体化、知识问题化、过程动化、评价多元化)在思维碰撞中愈发清晰,为后续教学指明了优化方向。
“教韵随风远,杏坛秋色深。”当日赛事虽然已经落幕,但这一日的教坛实践,如秋菊般在“四为”理念的滋养下傲然绽放,以专业与热忱浇灌着乡村教育的希望田野。(撰稿: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