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校长论坛 > 正文

学习《梁家河》争做好校长

校长 汪成建.jpg

校长 汪成建

一本《梁家河》让我从一个小世界里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看到一代领导人成长的轨迹。

书中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经的梁家河用它的贫瘠、艰苦磨练了习总书记的意志,不仅是飞扬的黄土,难以下咽的“团子”,三月不知肉滋味的饥饿,更是窑洞里的跳蚤,手上的老茧,肩膀上的血泡……然而,习总书记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不懈的追求,一心为民谋福利、办实事的信念和火一般的激情,立足实践,带领着梁家河的乡亲们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磨坊,办缝纫社、扫盲班,开代销店、修菜园、打水井,发展生产,在苍茫的黄土高原上,在苦难的灰烬中,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生天地。一种震撼和敬仰之情在我心中激荡。从《梁家河》这本纪实文学中,我也感悟着如何做一位好校长。

做一个有德行,用人格魅力影响人的校长。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一名合格的校长,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人格魅力。当好一名校长,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待人处事中彰显出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有容乃大。在梁家河一队插队的北京知青王翠玉评价习近平:“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习近平对村子里的退伍老人非常尊重,常常去探访;有智力缺陷,说话不知深浅,做事冒冒失失的灵娃总是抢他卷好要抽的烟,并且揉碎扔掉,这样的事一再发生,可习近平却从来都未恼怒过,后来再回梁家河,专门问起灵娃的情况,并给予他帮助;对于村里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管制分子”,他心平气和地讲道理,通情达理地处事。习总书记为人宽厚,他的胸怀是广博的。厚德载物,宽容得众。当校长,也要有大气量,心胸须宽,要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这样才能团结各种性格的人才,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所有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无欲则刚。习总书记从未想过自己的切身利益,总是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唯一的宗旨。为了实现粮食增产,他带领乡亲们打坝造田,尽管手上已经磨起了泡,也要接着干,泡磨破了流了血,直至生出老茧,从未停下来喊苦喊累,一直拼命干。当冰雪刚融化时,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雪里干活,从清晨到深夜……习近平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始终秉承“一碗水端平”的原则,公平处事。在分救济粮时,从不偏袒任何一家一户,挨家挨户查看记录存粮情况,再公平划分,照顾到每一户。正是他的无欲无求、无私心,使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古语有云“公则四通八达,私则偏向一隅。”凡事讲一个“公”字,作为一校之长,只有无私欲,无邪念,一身正气,一心为学校的发展寻出路,责在人先,利在人后,才能立世有威信,管理有底气,才有感召力,能团结人,让人信服。

做一个善于阅读,有思想、有追求的校长。

阅读使人心明眼亮,阅读使人睿智善思,阅读使人温润宽厚。习总书记爱读书,下乡时带来两大箱书籍,随时随地,无时无刻不与书籍亲近。吃饭时读书,放羊时读书,夜晚的煤油灯下还在心无旁骛与伟人对话,并且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生活贫瘠的年代里,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是书籍的精神食粮喂养了他,滋养着他的信念,修炼着他的心性,陶冶着他的情操。从古典名著到现代经济、从国内文学到国外名著,丰厚的阅读量,不仅为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塑造了他的人格魅力,根植了为民情怀。

新教育倡导人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作为一名校长,更应该多学,常学,始终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可行的学校管理,良好的教学方法,高效的课堂等,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做有思想、有追求的校长。

做一个有担当,敢于创新的校长。

书中,习总书记勇于担当、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其利在民,则敢为天下先。”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一直探寻如何解决村里缺柴少煤的问题,从《人民日报》了解了四川省一些地方实行了沼气化,由此得到启发,自费到四川学习,回来后立即付诸行动,带领干部群众反复试验,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当时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村民买油、盐、酱、醋、火柴等生活必需品,都要翻山越岭到十里外的文安驿公社,既误农时又误工分,习近平又想方设法顶着很大压力在村里办起了第一家代销店,极大方便了群众。还有他自己动手,改造赵家河第一座男女分开的厕所,开展“厕所革命”等,透过当年的梁家河,可以看出总书记身上那种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智慧和勇气。

教育是立足今天、面向明天的事业,既需要坚守常识,遵循规律,也需要破除禁锢,勇闯困局。校长的胆识,既体现为对学校优秀传统的坚守和承续,也体现为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催生和助长。一个好校长应当是敢想敢做、能想能做、会想会做的“实干家”,既要建设好校园硬件设施,又要打造好校园文化,外树形象谋发展,内强素质提质量,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合上手中捧着的《梁家河》,反复回味,如余音绕梁。习总书记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让我的心灵接受洗礼,精神得到升华。

近年来,在上级的领导和支持下,在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下,在全体教师的齐心努力下,果园小学荣获诸多荣誉称号,在汉滨教育中彰显着自身的魅力。越来越多的班子成员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人生大舞台,更多的优秀教师在这里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跻身于省级示范学校方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莘莘学子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然而,教育之路漫漫,作为一校之长,我深知,我是一所学校的掌舵人,是带领全校学生、老师一起奔跑的领跑者,我要始终秉承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的“梁家河精神”,追赶超越,勇于承担更大的责任,完成伟大的使命,静下心来办学,潜下心来治校,不事浮华,逐梦前行,带领学校踏上更璀璨的教育征程!

(汉滨区果园小学校长  汪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