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思:复学后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汉阴县城关一小 张汉江
当前,全国中小学逐渐开始复学,除疫情防控仍是学校当前的头等大事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复学后如何上好思政课,把德育教育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里,落实到行动中。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课题组《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报告》,并随机走访了部分班主任、科任教师,针对疫情当中学生的实际,思政课能做些什么。以什么作为抓手?从而弥补过去只重表象,而轻实效的做法。变简单机械地说教为学生喜爱的灵动课堂,实现思政课的育人宗旨。
一是巧用疫情素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作为抓手,充分挖掘疫情中的教育契机。通过身边人的身边事,中外国家抗击疫情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社会,知道不同行业在抗击疫情中做出的贡献。借助视频、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关心,体会到新中国的强大,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是面对学生学习两极分化情况,引导学生养成自律、守规、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习惯。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基于家庭环境不同,父母跟进程度不同,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异等因素,造成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性不强,守规意识较差。教学中,通过讲述钟南山等一批抗役英雄故事,发挥班上优生开展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如何听从教师安排,怎样安排疫情期间学习计划,怎样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如何解决学习中问题的等等,分享其经验,感受其学习的快乐,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再者,开展学生间结对帮扶,互帮互助,建立学习小组,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增强学习信心。促使其养成自律、守规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是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培养良好生活品质。
生活即教育,疫情中,学生通过网课、新闻媒体、宣传资料,已基本知晓人类的不良习惯导致大自然对人类毁灭性的打击。养成了居家、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挑食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绿色生活,学会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特别是家居农村、父母经商、和外出务工者家庭,受疫情影响,家庭收入减少,父母养家不易,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是注重德育作业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
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德育作业,把育人功能和家庭、学校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开展亲子活动,开展小制作,小种植,小养殖,家务小能手活动;在校园、班级进行劳动比贡献竞赛。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密切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养成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拓宽学生思维,锤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劳动品质。
五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社会责任感。
珍爱生命,做好自我防护是生命教育的前提,为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有目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志愿者活动,把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有义务为社会尽责任、做贡献。更重要的是遵守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小公民。
把灾难当教材,为学生成长引航。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计划,学会合作,关心互助,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学会学习。通过思政课堂的改革,让课堂更加人性化、生活化、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借用思政课教育平台,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品质,彰显思政课育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