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初探
渭南市临渭区电化教育中心 李智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办问题困扰。新华社对5个城市进行了30万人的中小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确实比我们想象的大——自杀率在飙升,抑郁症也在增加。特别是“四无”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体现在: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也就是说不知道自己活着干什么。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工作。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怎么应对?在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接访和调研、思考、总结,我初步探索出几点应对策略,仅供读者参考。
一、要正视健康人生,控制消极情绪。
健康新概念是指一个人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人的大脑能够产生快乐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等。长期的心理不健康直接会影响或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也就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我们要客观全面看待自己,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如果发现身边有心理问题困扰者,应建议采取运动出汗、听音乐、看漫画、说笑话、深度倾诉、静坐冥想、散步郊游甚至晒太阳等方式,配合深呼吸、闻香、整理内务、练笔绘画创作等等,或者加入爱心公益活动,寻找一项自己喜欢的事全身心投入去做,从而排遣不良情绪,达到身心的自我修复。
二、要相信科学,先去医院问诊。因为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心理卫生不仅能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培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有效地预防一些心理冲突的发生,及时地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卫生的主要目标。当前,引起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导致的厌学,出问题的往往都是曾经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好学生。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一时难以实现而产生挫败、失落感,很难接纳和取悦自己。加之在青春期的逆叛心理,很容易一时冲动陷入消极的负面情绪之中,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和自我攻击。虽然目前学校都建有心理咨询室,配备有专兼职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心理教师,但如同“有驾照不敢上路”一样,咨询在很大程度上是处在辅导层面,不能或不敢深入。这样使得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没能真正发挥“校医务室”的功能,心理咨询教师仅可当作持证的“校医”,只为应付上级检查,而不能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或心理咨询活动。因此,建议作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或学生家长,在发现学生或孩子有睡眠困难、自我封闭,脾气突变,精神抑郁等症状时,应先去正规医院心理科做心理测评或全面检查。
三、要接受专业医生的建议。要结合医院的诊断证明,对于轻度的,学校要给予生活关心和特殊照顾,安排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其早日走出心理阴霾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为了对家长和学生负责,不建议心理教师或班主任让其去心理咨询机构求助,更不能让其去精神病院做检查。也就是说不能给其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往往心理问题都是隐蔽性的,让人很难察觉,一旦当事人因某件事一时钻牛角尖,想不开就容易做出出格的事,对自身、家庭和社会造成伤害或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提升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实践水平。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多组织开展心理咨询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学生会倡议、集体宣誓、“知心姐姐”“悄悄话”等形式,让患有心理问题症状的学生知道,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是正确的,不是可耻的。当然,作为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也应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培训,开阔并深入心理学知识。在实践方面,建议成立志愿者团队,在心理名师工作坊中加强训练,深入社区、敬老院等开展心理咨询公益服务活动,提高自身能力和咨询水平。学校也可以配合精神卫生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测评,采用大数据等手段进行评估,对个别对象进行重点关注或有意识干预。
五、家长要重视并配合治疗。孩子出现严重心理健康问题时,家长除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心理科做检查、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治疗外,还要主动陪伴,有意识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耐心地与孩子平等对话,谈心交流,给孩子制定作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增强受挫折能力,客观认识自己,重新制定目标,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不得采用过激语气刺激孩子,而要心平气和,开家庭会议,全家人形成“温暖”一股绳。不能因爱的方式不同在孩子面前争执赌气,让孩子无所适从。否则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离开家庭或走上社会后,仍会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时,心理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自我认识错误,不能客观正确认识自我或不能排解心中的苦闷时,会通过自伤自残来换得一时的心理安慰。这一点,都应引起重视。
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和医院联合。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消除症状、缓解或治愈非生理因素带来的身体不适,终极目标是恢复或重塑健康人格,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之中。目前,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走“医教结合”、“医校联合”之路。作为学校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加快补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短板”。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一定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体验活动,渗透生命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创建团队化班集体,培养学生尊重、友善、信任等品德,提升自主、合作、适应能力。作为医院心理科医生,也要主动联合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与学校互通有无更有利于筛查工作。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重视。我们要在青少年学生中积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矫治服务,帮助其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