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渗透思政教育
安康高新区第四小学 李支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德育,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重在引导学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情感。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课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语文学科育人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思政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结合语文教材,进行巧妙渗透
从教小学语文多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我发现如今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样。有历史古文,渗透传统文化;有反映社会生活,赞美人情美的;有描绘自然景物,讴歌祖国山河的;有讲述寓言童话故事,阐明道理的;有记叙革命先烈,赞颂革命精神的;也有描写榜样人物,激励奋发向上的。篇篇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这些课文都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品质的好文章。可以说语文课本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和课文内容相结合,在教学的同时在学生的心灵播下健康发展的种子。
如一年级上册开篇《我是中国人》,课文只有五个字:我是中国人。课文展示了来自五十六个民族的人们大合照,他们穿着各自的民族服饰、展开着笑脸,背后是天安门和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在教学着一课时,我结合这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她的名字叫做中华民族。我们应该相亲相爱、共同进步。祖国的标志是天安门,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
创新语文课堂,弘扬红色教育
除此之外,在语文课堂中我们也可以将新时代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与小学语文课堂有机结合,创新课堂模式,深化红色主题教育。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升国旗》这一课时,我给同学们播放了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人员的服饰、表情、动作等,直观感受升国旗的严肃庄严的场面,领悟国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每个中国公民都要尊重和爱护五星红旗。在板书设课题时,我不仅展示了国旗,还展示了国徽、国歌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保护国旗、爱惜国徽、会唱国歌。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爱国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
语文思政不能只局限在课内,还应该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如在教学一年级《升国旗》这课时,在课堂上我结合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同学们不标准的行为反复给学生播放国歌,让学生唱国歌、行升旗礼仪,把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的爱国行动。课后我结合一年级孩子喜欢涂涂画画的特点布置了做国旗、画国旗、唱国旗、赞国旗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感受国旗的美丽庄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就这样小小少年在语文课上得到了内化爱国情,外化爱国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反复研读教学目标,找准人文主题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根据文本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精心巧妙的设计,将语文要素、人文主题和思政目标,三者有效结合,真正达到学科融合,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