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随笔 > 正文

“逆向考研”也是正向生长

紫阳县毛坝中学 胡华

所谓逆向考研,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也有人把双非高校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由于挑战了向上考”“圆梦名校的主流考研思路,自去年以来,逆向考研现象持续引起热议。随着我国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普通的本科毕业生求职再也难以像过去那样吃香。为了找到“好工作”,考研成了多数大学毕业生的首选,随之而来的是考研人数逐年攀升,考研上岸的难度增加。在考研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自己的考研目标无疑是明智之举。

我国有句俗话,“退一步海阔天空”,考研要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骛远。考生首先要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着较为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避免“眼高手低”;其次,考生要了解近些年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的录取情况,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报考目标。当然,很多考生在报考前都会做这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但一些考生总是有侥幸心理,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导致考研多次失利。事实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不妨沉下心来好好正视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考研上岸后再通过努力学到真本领,这比考取名校研究生的虚名更强更实在。

笔者认为,考研不存在“逆向”一说,研究生学历本来就比本科学历层次高,不管是“双一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还是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其本质都是本科。考生由本科考取更高的学历,这是正向成长,不是逆向而行。“逆向考研”的说法加重了“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心理负担。“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仅只能说明这些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进入大学后又是新的起点,不能也不应该顶着“名校”的光环觉得高人一等。“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考取“非双一流”高校乃至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实属正常,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机会给每个人都是均等的,考研的道路上“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和其它高校本科毕业生并没有差别,只有不断勤奋学习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如果选择躺平那也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

教育不存在“血统论”,笔者更乐意看到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通过自身努力考取名校研究生,这对青年学子有更大的正向激励作用和借鉴意义。当前我国正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有志青年不能再纠结于名校光环,而是要放下面子,不管是考取“双一流”还是“非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都要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研究,不被虚名所累,不上岸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