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
——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紫阳县向阳镇中心学校 梁明华
有人说,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方寸之间有天地,同样面积的教室,有的让人感到局促、压抑、毫无生机,有的显得宽松和谐、充满活力、让人心旷神怡。教室它既是一个由桌椅板凳设施设备构成的物质空间,也是孩子们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更是实施课堂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启智增慧、培根铸魂的主阵地。所以,加强教室文化建设,缔造“完美教室”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
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教室内桌椅板凳、讲桌讲台、书包柜、饮水机等设施设备的摆设;图书角、卫生角、绿植区、学习园地等环境氛围的创设;国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言警句、学生作品的张贴;班名、班徽、班旗、班歌、班训等文化符号的抽象表态;学生课堂上下、校园内外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的行为表达等等。
班名:它体现班级内部精神和外部追求,承载了班级的精神和使命。好的班名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可以体现学校或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可以反映班级的特色、兴趣和目标,展示班级的风采和形象。班级命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签或代号,在班级命名时应该充分考虑班级特色、教育理念和孩子们的意愿,力求打造一个既富有内涵又易于传播的班级名字。如睿智班、晨曦班、繁星班、笃行班、致远班、宏志班……
班徽:它体现着班级文化特色、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一般通过图案、文字、色彩等形式呈现,班徽的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识别,应该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内涵,班徽具有相对的独特性,体现班级的特色、理念和文化,符合班级的整体风格和文化氛围。它一般在班级名片、班牌、班服、班级活动或者班级文化墙上使用。
班旗:它是班级的独特标识,能起到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凝聚力,展示班级精神风貌的作用。班旗的设计应鲜艳、醒目、富有动感,应融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班级的文化元素(如班级口号、班级名称等),要符合整体审美标准。它一般在学校运动会、重大集会、户外活动、学校庆典时使用。
班歌:它是班级文化的精神载体。班歌可以是革命歌曲、流行歌曲,也可以是原创歌曲、改编歌曲,歌词和旋律要符合学生的志趣和年龄特点。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充满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是班歌的基本要求。它可以在校会班会、集体活动时,或者班级取得成功、遭遇挫折时来传唱和演绎。它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班训:班训是班级的座右铭,它代表了班级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它提出了班级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班训在凝聚班级精神、规范学生行为、激励班级斗志、培养集体荣誉感以及传承班级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志存高远,乐学善思;扬理想之帆,抵成功之岸……。
班级公约:班级公约是班级成员的行动指南,它明确了班级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补充和完善,是对班级成员学习、安全、纪律、卫生、两操、仪容仪表等方面的共同约定。旨在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班级公约应尽量得到班级所有成员的支持和认可。
如雷夫在致霍伯特的“小莎士比亚们”的十项信条:
1.我们的使命:友善待人,全力以赴;
2.我们的箴言:成功无捷径;
3.我们诚实守信;
4.我们发挥主动性;
5.我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6.我们注意时间和场合;
7.我们不怕提出问题;
8.我们理解形象的重要性;
9.我们有条不紊;
10.我们谦虚谨慎。
班牌:是班级的标识和窗口。简单的班牌以校徽(班徽)班名为主,复杂的班牌包含校徽(班徽)、班名、班训、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班级风采等内容。班牌设计要力求规范、文字工整、图片精美,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欣赏性。
班务栏:班务栏是公布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卫生值日表、班级公约的公示板,还可以设置成通知公告、活动安排、学生留言、班务工作反馈等板块。目的在于方便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班级高效管理。
课桌凳:秧田式、圆桌式、马蹄形、会议式、小组式是课桌摆放的基本形式。横平竖直、干净卫生、美观和谐是室内课桌凳摆放的基本要求,前排课桌前沿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的距离,各列课桌间不小于0.6米宽的纵向走道,班级内至少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凳。学生短时间离开座位时桌面保持干净整洁,椅子放置课桌底下;放学或放假时清空桌面,椅子反扣在桌子上。
书包柜:书包柜主要方便学生存放书包、书籍、水杯和雨伞等随身物品,有利于保持桌面干净整洁,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物品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书包柜能增添教室的美观性和舒适感,让学生快速融入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增强归属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书包柜要规范编号,一一对应。
图书角:班级图书角为孩子搭建了一个共享受阅读的平台,能有效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增强书香班级氛围。图书角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力量,确保图书的数量和质量,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让图书充分流动起来,要开展好图书漂流和阅读分享活动,让图书角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让教室飘荡着静谧的书香。
学习园地:学习园地是学生洞悉世界的窗口、自我展示的平台、比学赶超的舞台,它可以变成杂志社、电视台、也可以成为展示厅、档案馆。学习园地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模块,科学安排内容,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有观赏性。可设置心语星愿、学生风采、每周之星、荣誉墙、龙虎榜、知识天地、美文欣赏……。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班级的形象,也是文化育人的重要体现。教室内笤帚、拖把、铲子配备数量适中,摆放规范整齐;门窗、墙裙、黑板、电器开关保护完好;卫生值日岗位明晰、责任到人;学生注重个人仪容仪表,教学期间学生穿着校服,不留长发,不留指甲,不佩戴首饰,保持干净卫生。
总而言之,班级文化不是班级物质文化的盲目堆砌,不是班主任教育理念一厢情愿的自我表达,它是师生共同愿景的集中体现,它是是班主任及学科教师教育理念和管理艺术的意象表达,爱、包容、尊重、理解、信任、成长才是班级文化的主旋律。
让教室清新雅致、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教室充满温度和诗意照进孩子们的梦想与现实;让教室中书写师生共有的精神图腾和语言密码,创造属于我们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逐光寻梦,向阳而生,向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