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随笔 > 正文

为学生注入心理营养:教师处理学生问题的关键

紫阳县毛坝镇中心学校    储召子

  在教育的广袤田野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需要充足的阳光、雨露和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而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存在感、掌控感和安全感这三种心理营养,犹如滋养心灵的清泉,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如何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为他们注入这些心理营养,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要课题。

  给予存在感(非优越感),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在课堂上,教师不应只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应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关注和表现的机会。一个简单的提问、一次真诚的表扬、一份认真的倾听,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重视。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教师更要主动关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或许是一次工整的作业书写,或许是一次主动的值日劳动,这些都值得被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在班级中拥有了存在感,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集体活动,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给予掌控感(非控制欲),是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包办和过度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权利。例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逐步提升他们对学习的掌控能力。在组织活动时,鼓励学生自主策划、分工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当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体验到成功,他们会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挫折。

  给予安全感(非舒适感),是学生心灵的避风港,让他们在学校里能够毫无顾虑地学习和成长。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包容、尊重的班级氛围,不轻易批评和指责学生,而是以理解和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缺点。对于学生的隐私和个人问题,要严格保密,让学生相信自己的秘密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教师也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当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教师要时刻牢记这三种心理营养的重要性。当学生出现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不要急于批评和惩罚,而是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对学习的掌控感;当学生在班级中被孤立或受到欺负时,教师要及时干预,给予关爱和支持,让学生重新获得安全感和存在感。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为他们注入存在感、掌控感和安全感这三种心理营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充满爱与关怀的教育环境中,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成为有自信、有担当、有幸福感的未来栋梁。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让我们用爱与智慧,为学生的心灵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