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视角——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汉阴县第二幼儿园 赵代华
一日之计在于晨,有趣的晨间活动既是幼儿一天集体生活的开始,也是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自主能力养成的开端,更是幼儿消除紧张感,让幼儿积极来园不迟到的动力。幼儿园一日生活密不可分,从入园、晨间活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等。每一个过渡环节都是一日活动中的纽带,好的晨间活动的组织,可以保障一日生活的流畅性与有效性。总之从研究来看,当前幼儿园过渡环节总耗时长;从组织来看,过渡内容不够丰富,组织形式单一,以集体行动为主;从幼儿表现来看,幼儿自我管理、服务集体的行为少,无所事事的行为多;从教师表现来看,教师价值认识不足、教育组织策略薄弱,在过渡环节部分参与度较高,但互动氛围质量不高。所以我们结合晨间活动出现的过渡环节消极等待,优化组织策略,开展了有效的晨间活动。
传统的签到往往都是教师点名,学生答“到”,只是一个形式,孩子们并不能真正感受“入园”的意义。从教师点名到幼儿自己动手签到,方式的转变更能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签到牌里有什么?要签在哪里?怎么签?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晨间入园活动的方式,根据幼儿实际反馈创设适合小班幼儿自主问好、自主签到的环境板块,共同制定签到的方式以及规则,内容可包括《早上好,我来啦》《我会打招呼》《嗨,你好》《我的签到卡》等丰富自主晨间接待形式,激发幼儿自主入园兴趣。并根据每日幼儿晨间问好、晨间签到情况,由单一的方式逐步更新和丰富更多趣味的晨间接待方式,并在实践中及时反思总结形成有用的推进策略,并在教研过程中和其他班级分享,完善幼儿自主模式,让晨间活动成为幼儿的常态化工作,让幼儿作为小主人自觉自愿自主参与活动,教师减少参与感,主要以观察者,幼儿资源的提供者等角色出现,将晨间自主游戏活动和幼儿早餐相结合,大部分幼儿会选择先玩一会儿,相比于进餐,游戏会从内在唤醒幼儿一天的活动热情和积极性,幼儿也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来尝试自主参与,提升了幼儿的归属感、成就感。
晨间谈话活动是根据幼儿的内容进行开展,首先我们老师为幼儿创设了平等、宽松、温馨的晨谈交流私密空间,利用电子设备,录音设备,书签等让孩子们在晨谈中看有所思,思有所想,想有所讲。教师根据每日晨谈现实情况教师作出相应的计划内容调整,逐步实践,以幼儿为本开展晨间谈话活动。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趣事为主展开话题,激发幼儿自主参与晨间谈话活动。在晨间活动组织过程中,幼儿普遍有入园焦虑,如何利用晨间活动激发幼儿入园意愿,我们课题组老师深度教研提升活动组织质量。在晨间接待中,关注幼儿现状,主配班保育老师分工明确,每位老师对待幼儿都是以亲切的微笑、温暖的话语、爱意的拥抱,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缓解入园不安情绪,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心理体验,也能尽快构建师幼信任关系。
对过渡环节缺乏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很多过渡环节设置缺乏灵动性和趣味性,常常一味追求效率,为了按时按点进行下一个环节,而缺少了计划性。教师的组织流程从僵化到优化,规则流程逐渐内化,我们教师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也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关于晨间自主活动方面的书籍,抓住适宜的教育时机适时地对家长和幼儿进行引导,从优化到固化,教师能力逐步提升,我们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随时因需调整。如:教师偶尔忙不过来、遇到突发事件、晨间环节多位幼儿同时入园等。教师也在边实践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最初的僵化式执行,到优化式调整,最后固化式提升,晨间入园活动的教育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现在我们的老师思想也在不断转变,愿意站到幼儿的背后去观察幼儿,支持幼儿深度学习,让幼儿真正成为一日生活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