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汉阴县第二幼儿园 李双钰
一、案例简介
晨晨(化名)是小五班新生,是我们班级里面年龄最小的小朋友了。在来幼儿园的第一天,她婆婆把她送进班级后一离开他就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安感,分离焦虑十分严重,在地上打滚哭闹要回家。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月之久,在别的小朋友都开始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能够保持一个较好的情绪入园积极参加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坐在一边也不说话,时不时就要吵着要婆婆要回家,老师安抚劝慰他他就会咬抓踢老师,有时候得两三个老师一起才能抱住他。玩具给他拿在手里他会拿过去玩一会,大部分时候都是静悄悄的看着别人玩,有时候遇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就直接上手抢,抢不过来就动手打人,看到老师过来后立马嚎啕大哭然后要拿上小书包回家。晨晨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参加幼儿园的活动,情绪很容易崩溃,也不喜欢和人交流,平时老师和他说话他也不搭理,呈现出很大的防备感。
二、问题及分析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下学前龄幼儿年纪小,未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相应的不会产生心里方面的问题。但其实在幼儿进入到幼儿园后就开始融入到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当中,受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孩子的心里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对于外界环境的反馈,在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出现心里方面的问题。晨晨是小班新生,从熟悉的家庭环境突然过度到学校环境中,对于陌生环境产生了极大的不安感,对于不熟悉的事物产生抵触和害怕心里,所以分离焦虑很严重,前期的分离焦虑属于正常的心里反应,是孩子必经的阶段。在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期后,大部分孩子适应了学校环境,开始有规律的生活,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情绪,但是晨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出他的分离焦虑并没有得到缓解,他的心里对于外部环境有着很深的戒备,他情绪易崩溃、哭闹的行为也暗含着他在环境适应期出现了焦虑敏感的心理问题。晨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出现攻击行为、易哭易怒,在他抢别人东西的时候看见老师会先哭泣崩溃不愿意与老师小朋友交流也说明了他在看似很强势的行为下有着自卑内向的心理倾向。总之,我们可以从晨晨固执、胆怯、易怒易哭、出现攻击行为、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的行为中分析出他在当前阶段有着焦虑敏感、自卑内向、对外界环境有着极大不安全感、怀疑自己的心理问题。
而通过与他父母的交流我们发现晨晨产生这些心理问题原因主要有:1.家庭教育的缺失。晨晨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会回来几天,他交由爷爷奶奶抚养。老人觉得孩子吃饱穿暖就好,平时也不关注孩子的内心发展,孩子在家庭环境中遭受的挫折导致负性情绪隐藏内心,在遭遇到外部刺激——环境的改变时,幼儿的情绪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宣泄和崩溃。2.年龄阶段发展特点的抑制。小班的孩子由于语言能力发展还不足,社会交往行为较少所以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候最常用就是哭闹方式解决,在哭闹没用时就会发展为攻击性行为。3.缺少父母的陪伴。父母角色的缺失让晨晨内心缺乏安全感,对于外界有着防备心里,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所以不愿意与人沟通,表现出胆怯自卑的状态。
三、辅导思路和方法
针对晨晨出现的行为,在我们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了家园共育、多种教育方式并举的措施来帮助他建立良好积极的心理环境,具体有:
定期联系他的父母,与他们沟通孩子的情况,引导家长关注晨晨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一方面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一方面尽可能的让孩子体会父母的关爱与支持。同时请晨晨父母也与孩子爷爷奶奶沟通,在平时的家庭教育当中注意方式方法,不可一味采取棍棒教育也不可过度溺爱放纵。
在幼儿园里面教师关心、耐心、恒心并重。我们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看做一项长期工程,倾注爱心与热情。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以鼓励为主,正强化孩子的点滴进步,如晨晨第一次主动和我们沟通他的需求我们就大肆表扬,让他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与被人肯定的成就感,从小事出发,抓住平时的教育契机一点点引导晨晨放下戒备心理,接受幼儿园。
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如集体教学活动或小组活动区域活动等引导孩子了解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是多样的,除了哭闹我们还可以采取很多种方式去调解自己的情绪。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在我们和家长的双边努力下,晨晨易怒易哭、焦虑恐惧等的行为及心理都好了很多,现在的他虽然话也不多,但是他已经愿意和老师沟通他的想法和需求,也在幼儿园中交到了好朋友。
五、经验与启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易于被我们所忽视,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孩子们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教师与家长要规范自身行为和用语等,争做幼儿的榜样,及时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幼儿园也要积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改善幼儿园环境,建立心理健康网上平台,保障幼儿心理健康;家长要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注与奖励,共同建设“家园共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靠幼儿园的努力,还要从家庭和社会着手,三者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为了让幼儿在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家长、教师、社会都要付出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孩子们都会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