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向阳 静待花开
西安市新城区昆仑小学 李小红
2024年9月,在这个热辣滚烫的夏末秋初,按照新城区教育局安排,我来到蓝田县工业园区小学开始了支教工作。走进校园,入眼的是西南边满眼葱郁的白鹿原和远处隐约绵延的群山,丝丝凉风迎面拂来,整座校园充满了田园之感。这些让我对即将开始的支教生活充满了期待!
工业园区小学位于县城边上,学生主要来自周边的青羊庄和白杨寨两个村子。一进入学校紧张而忙碌的节奏一下子就将我带入了熟悉又陌生的教学工作中。校领导委以重任,让我担任六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带毕业班,面对的又是一群完全陌生的孩子,我深感压力巨大,却也暗下决心,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都有所收获,也不给自己的支教生活留下遗憾。
看着这一群质朴乖巧的孩子,感受着一双双赤诚的眼睛里对新老师的好奇与热情,我以真诚的笑容拉开了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的序幕。随着一天天的相处,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天性淳朴,善良内敛,但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基础还是比较差的。班里54名同学,有十来个同学连听写生字词都过不了关。语文课堂上,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同学能积极思考,其他同学或者愣神或者伺机开小差,被叫起来发言也是半天摸不着头脑,其他同学还跟在后面偷偷发笑。虽已是六年级的孩子,但许多同学的阅读能力跟中年级的孩子差不多。后来学校发到群里的全校各班上学期成绩表也验证了这一点。这样的现状让我的教学工作举步维艰,也让我不断思考。
我想起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的一句话:“陪我门口的花坐一会儿,当个守护花开的使者。”在守护这一群孩子成长的路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想,是爱,是尊重,是鼓励。之后的教学和学习生活中,我将每一位同学表现出的优点放大表扬,将每一位思考了、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同学树立为全班的榜样,在名册上他们的名字后面大张旗鼓地画一个星星。班里的李语歌同学是一个特别的女孩,她沉默寡言,读课文对她来说都很难,更何况课内外的积累。然而,延时课上,她突然走到我面前要背古诗,我的惊喜溢于言表。在我的提醒下她磕磕绊绊背完上阕就停下来,我竖起大拇指,态度积极,真好!她高兴地转身回座位,赶延时放学终于背过了下阕。之后不久的课间,她又拿着课本来办公室找我背课文,我赞许道,背得流利多了!她兴冲冲地走了,对面的数学老师感叹:“你还有办法,连李语歌都找你来背课文了!”我笑着说:“也就是各种夸夸夸。”
两个星期的语文学习之后,同学们虽然也表现出了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点,比如整体上来说同学们的书写很是认真整齐,课前预习的习惯比较好,有些同学预习很细致等等,但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除字词以外的作业,同学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很差,表达能力较弱。比如第一次习作“变形记”,在课堂上已经以两种变形后的生活为例让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想象交流,并下笔完成。但第二天许多同学交上来的习作明显是抄的。鉴于这种情况,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我将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整合,将单元习作与每一课学习之后的小练笔相结合,学练结合,扎实落实自主表达能力。对同学们交上来的小练笔作业我进行了仔细批阅,并结合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涌现的优秀片段进行了详细讲评,再要求全班同学一起修改,争取每个同学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由于讲解方法到位且同学们能够选择喜闻乐见的拔河、篮球赛等活动,加上我对每一位同学都以赏识的眼光进行评价或指导,全班同学大都能够取长补短,对自己的片段进行认真地修改,表达热情达到了比较高涨的状态,表达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之后我趁热打铁,在两篇课文学习之后,就进行了单元习作的学习。提醒并指导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将之前的小练笔进行扩写,形成完整的习作;鼓励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尝试写与小练笔不同的精彩活动。这样化整为零,以片段练写为支架,全班同学的第二次习作基本上能够做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见所想,习作虽朴实却真实。习作讲评时,我用较多的时间,对全班每一位同学在习作中的进步、新意甚至是词语的恰当运用进行了特别的大力的表扬。并强调这些文字虽然稚嫩,但却是你们每一位同学自己的作品,是你们真实情感的表达。看到许多同学脸上嘴角,表现出的或得意或喜悦或不好意思,我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这小小的收获,给了我,更给了孩子们极大的鼓舞,他们在课堂上、作业中表现出了积极思考的苗头。我小心而又如获至宝地抓住这个苗头,期待它能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尽管才带完一年六年级语文,对教材比较熟悉,但我仍然认真钻研教材,用心备好每一节课。重点是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我不敢走得太快,唯恐根基不稳的孩子们跟不上我的步伐。慢,再慢;细,再细,掰开了揉碎了,让孩子们慢慢接受、思考、探究。课堂上我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多质疑、勤表达,做到只要能说、敢说,就给予肯定。渐渐的,孩子们接受了新的教学方法,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努力事躬耕,但愿成嘉禾。”我用心鼓励着每一个孩子,他们渐渐地也愿意和我亲近,下课时总是围着我问长问短。每到上语文课,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就连班上几个常常走神或说闲话的同学,在我的鼓励之下也能挺直腰板认真听课了。渐渐的,有更多的同学在语文课上愿意举起自己的手,有更多的同学在交流时主动张开自己的嘴,有更多的同学在语文课堂上眼中有了光,脸上现出思考的神情。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善。
有人说: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花朵,他们都有各自绽放的时间,只要我们用心去耕耘,终有一天,那些曾经的小花蕾会在阳光的照耀下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一位老师曾言:“一劳永逸的教育大概只有大神才会,而我们能做的,是二劳、三劳甚至一直劳。”我深以为然!面对不同的孩子,唯有不急不躁,利用机会,创造机会,持续关注、鼓励、帮助,才能让改变真正发生!
热爱藏于心,何惧岁月长。不寻常的支教生活和学生的改变激励着我,更鼓舞着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必然存在各种差异,都有自己成长的速度。而老师作为他们的领路人,唯有陪着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起慢慢走,才能让灵魂跟上步伐,让教书育人成为缓慢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