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河苗圃记忆
一条通过吉河镇吉河坝的高速快要竣工通车了,建在吉河坝坝地的高速出口服务区也基本建好,这条高速路及服务区所在地原来是苗木花卉栽培基地,人们习惯把它称作吉河苗圃。伟大的人力能改造自然,还可战天斗地,在近一年多大型搅拌机的轰鸣中,两排气势宏伟的钢筋混泥土桥柱排着整齐的队形绵延向远方。曾经生机勃勃的田园苗圃,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紧随时代发展的浪潮,已经渐行渐远,乃至消失不见,但那色彩斑斓满眼活力的吉河苗圃还依然清晰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吉河坝就因这一大片平坦肥沃的坝地而得名,这里曾经培植了上千种不同品种的花卉苗木,坝地中间有部分菜地,还有几垄大棚草莓园。因为花卉花期不同品种各异,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应季节次第绽放,姹紫嫣红,蜂飞蝶舞,就连田垄边满天星等野花也赶着凑热闹,开放的格外惹眼;常青树与灌木相隔,修剪成型的树木与原生态苗木相间,高树低树俯仰生姿,不管那个季节驻足苗圃,都是满目葱茏;那一方方菜畦里,绿油油的韭菜和胖乎乎白菜,与一架架嫩生生的豆荚、水灵灵的黄瓜相媲美,尤其是春末夏初一片片黄澄澄的油菜花海,在微风轻拂下闪闪发光;草莓成熟了,满棚的草莓挂在螣菀上,像一颗颗红色的宝石,清香扑鼻,摘一颗放在嘴里,沁人心脾。
吉河九年制学校毗邻吉河苗圃,吉河苗圃是花园,也是孩子们的乐园。下午放学,孩子们三三两两去散步,赏花,捉迷藏,也有勤奋好学的孩子们漫步其中低头吟诵,孩子们欢声笑语浅吟低唱弥漫在苗圃,给苗圃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早春时候,带着学生寻春踏春;下雪天,我带着孩子们到苗圃堆雪人打雪仗,尽享大自然的馈赠。孩子们也在玩耍嬉戏中消困解乏,劳逸结合,真是相得益彰,更重要地的是在愉快的活动中学生与我关系更密切了。
爱美的同事姐妹们,总爱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工作之余,悄悄溜进苗圃,美拍几张,晒晒朋友圈,互动点赞中,加深了理解,密切了关系,增进了情谊。
吉河苗圃曾经是学生习作的素材基地,在学完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等一组描绘四季美景的美文时,我让孩子们抽空去苗圃走走,仔细观察苗圃独有的美,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模仿单元名篇写作技巧巧妙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由于描写身边最熟悉的景物,加上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在互动交流赏析孩子们的习作时,我发现不少学生写出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有点有面、妙笔生花的好文章。在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拓展延伸一环,让学生描绘自己童年的乐园时,学生在纷纷描绘门前的菜地、房后的竹林和潺潺的小溪时,那些住在吉河坝的学生也有不少描绘吉河苗圃就是自己童年时最美的乐园,苗圃的田间地头留下自己踏春赏秋的足迹,有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欢声笑语。在学习了《挖荠菜》一文时,我用欢快深情的语调吟诵着“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可是儿女们带着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懒洋洋地挑起几根荠菜的时候,他们是想不到自己的母亲面对着荠菜时那种欢快的心情的。虽然文章的主旨突显两代人的沟通是需要相互努力的。但由于我们的课堂在美读中再现了挖荠菜的场景,领略了自然的馈赠,读懂了母亲的爱,更懂得了珍爱生活。没想到班上一位女生课后悄悄溜进吉河苗圃在那潮湿的田垄里挖了一袋子嫩生生的荠菜送给我,那女娃满眼的开心和喜悦。我非常开心的拿了一半,让她把另一半送给妈妈。因为这个女娃还是婴儿时母亲把他放在火塘边,忙着干活去了,由于母亲的疏忽大意,孩子烫伤脸上留下了疤痕,孩子进入青春期由于这个原因变得自闭,也怨恨妈妈。我借这个机会和这个学生促膝谈心,帮她打开心结,当然背后也跟她母亲提前沟通交流,也给班上的学生作了大量工作,老师、家长、同学的共同努力,这个女娃终于敞开心扉,走出阴霾,开朗了活泼了友善了。当然,吉河苗圃那绿油油嫩生生的荠菜当然功不可没。
当然,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吉河苗圃也是我人生最艰难日子的避风港和心灵的栖息地,它提醒我珍惜和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九十年代末,教师的工资低,没有住的地方,学校领导默许同事成全,我带着当时才几个月大的女儿住在吉河九年制学校的办公楼三楼里,方便上班和照顾孩子,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房租,我的女儿就是在同事们这个拉一把那个拉一把中慢慢成长,也是穿着我的同事们送的百家衣长大。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是满满的感恩!三伏天里,三楼热的闭气,孩子哭闹不止,我就把孩子抱到苗圃里的树荫下乘凉,孩子停止哭闹我可以暂时得以安宁。在那物质匮乏的时代,孩子时不时生病住院给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有时候日子过的贫穷困顿极了,心情郁闷到极点而无法诉说的时候,就一个人悄悄溜进苗圃,低头看看花草,抬头看看天空,背靠那些树,抚摸着花草,聆听着蝉鸣,和小溪低语,任思绪徜徉,不知怎的,在苗圃里走着走着,渐渐的豁然开朗,于是又加快脚步,操场上又有我神采飞扬的身影,教室里回荡着我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三楼我家又萦绕着阳光爽朗的笑声。
人生如白驹过隙,来不及细思量慢品味,在和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陪伴成长中,在一年又一年的平凡岁月中,渐生花发,而今已入知命之年,有时夜半无眠时静思白首无成愧对流年而内心一阵阵犯怵。清晨上班路过已经由吉河苗圃嬗变为高速出口服务区时,善感怀旧的心又宽慰自己:顺应变化、顺应天命、顺乎自然可能是最悠然自得的生存状态,渐又释怀!
如今,吉河苗圃已经竖起了“安康南”的标识,显得有点现代化的气息,但在我眼里在我心里在我的生命过往里,原生态的吉河苗圃永远不会消失,相遇相知感怀铭记,那是对逝去最好的纪念!
(汉滨区吉河九年制学校 何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