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汉滨区石堤小学:组织水培蔬菜劳动实践,让学生收获知识与成长

  近日,汉滨区石堤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里一派生机。一边是无需泥土、洁净高效的“水育蔬菜”迎来新一轮丰收,翠绿的叶菜在培育盘上摇曳生姿;另一边,采用新型基质土培育的芹菜破土而出,茎秆粗壮,香气浓郁,长势格外喜人。这片小小的天地,已成为学校将劳动教育、科学探索与生命课程深度融合的“创新试验田”。

  走进基地,科技感与传统农耕智慧在这里交相辉映。在水培区,豌豆苗、生菜、油菜等叶菜根系发达,在白净的培育盘板下舒展,尽情吸收着天然的水分。这里成为孩子们了解现代农业科技的窗口。他们通过培育种子、记录光照时长,亲身实践着“无土栽培”的神奇,在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在旁边的基质土栽培区,则是另一番蓬勃景象。一畦畦芹菜挺拔直立,叶色鲜亮,散发着独特的清香。与传统田地不同,这些芹菜生长疏松透气、肥力均衡轻基质土中,有效避免了土壤连作障碍和病虫害问题。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在这种“新土”里,芹菜出苗齐、长得快,而且更加干净卫生。

  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都由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他们不仅是“小农夫”,更是“小研究员”。“水培蔬菜好像在做实验,要精确控制‘水分’比;而照顾基质土里的芹菜,则像呵护一个更传统的宝宝,要注意浇水和通风。”五年级二班的郭仁绅同学分享了他的观察心得。两种截然不同的种植模式,让孩子们在对比中学习了多样化的农业知识,深刻理解了“因材施教”不仅适用于育人,也适用于育苗。

  丰收时刻,孩子们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水灵灵的豌豆苗,又满怀成就感的收割下第一茬芹菜。他们比较着两种作物的根系,讨论着,课堂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在此时变得无比鲜活。石堤小学劳动基地负责人表示,建立这种“水培+基质土培”的复合型劳动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实践平台。“我们不仅希望孩子们能吃苦流汗,体验劳动的不易,更希望他们能开阔眼界,认识到智慧农业的无限可能。”

  本次收获的水培蔬菜和新鲜芹菜只是一个创新劳动课程的一个成功尝试,后续,学校一方面将成功案例扩大规模种植,另一方面将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在不同年级开发不同的劳动课程,让孩子在学校就能亲身学习到更多的农业知识。(通讯员 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