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焕古镇九年制学校:暧心“小家访” 育人“大格局”
特殊群体学生关系着学校的教育公平落实、校园的和谐稳定以及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为切实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成长需求,筑牢校园育人安全防线,近日,紫阳县焕古镇九年制学校启动了“全员参与、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特殊群体学生大家访活动,全体教师化身“暖心使者”,用脚步丈量教育温度,以行动守护学生成长。
精准摸排,“四色分类”定靶向
活动前期,各班主任联合带课教师组建摸排小组,通过课堂观察、学业分析、谈心交流、家校沟通等多渠道,对全校学生展开拉网式排查。针对排查出的特殊群体学生,依据家庭困难程度、身心发展状况、学业适应能力等维度,创新建立“四色分类”管理机制:红色标记是最迫切需要帮扶的学生,黄色为次迫切群体,蓝色为一般关注对象,绿色为需持续跟进的潜在群体。明确的分类标准为后续家访帮扶划定“路线图”,确保资源投入精准高效。
分级走访,“按需施策”暖童心
“小薇最近情绪状态好多了,这次家访我们带来了心理辅导手册,还和家长制定了亲子沟通计划。”一年级班主任周老师的几句实诚话道出了此次家访的实效。按照“四色”管理要求,教师们开启了分级走访模式:红色学生每周家访一次,重点解决生活困难、心理危机等紧急问题;黄色学生每半个月走访一次,聚焦学业辅导与行为习惯养成;蓝色学生每月上门沟通,周密跟进成长动态。走访中,教师们不仅送上教育惠民政策,还进行全方位的学习、生活帮扶。同时,更耐心地倾听学生心声,与家长共同分析问题、制定帮扶方案,让每个特殊群体学生都感受到被重视。
长效发力,“家校协同”筑防线
“以前总担心孩子在学校不适应,现在老师常来家里,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学生家长的话语充满感激。为避免家访“一阵风”,该校建立了“家访纪实—问题反馈—跟踪落实—效果评估”闭环机制,每位教师都有专属帮扶台账,详细记录学生成长变化。同时,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帮扶经验交流会,分享家访技巧与育人心得,推动家校形成协同教育合力。
此次大家访活动,让教育的温暖延伸到每个家庭。下一步,该校将持续深化“四色分类”帮扶模式,以常态化家访搭建家校沟通桥梁,用精准帮扶消解学生的“特殊性”,全力保障每一位学生平安就读、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刘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