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八娃故里走笔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中心校 张朝林
汉滨区作协组织中省市区作家到革命老区崔八娃故里沈坝镇采风,我有幸一起参加。
夏雨沥淅。车在山道盘旋,绵绵雨丝朦胧了车窗玻璃,朦胧了远处的山景。
车进沈坝镇,雨已经住了,公路随小溪盘旋,小流欢歌,鸟鸣林间,山尖云绕,翠林耀眼,不觉得车到沈坝镇桥头村,沈坝镇镇长钱广同志早已经侯在门口,我们参观了千亩蚕桑养殖基地后,钱镇长带领我们参观自然景观“古莲花池”
出口成章的年轻镇长向我们介绍,沈坝镇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深,沈坝中心社区广场中央,建立崔八娃红色文化广场,以崔八娃精神为依托,辐射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他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沈坝自然风景区,他说,我们这里的山是绿山,水是清水,天是蓝天,这里有“三龙潭瀑布”、五台山景观、铁山景区、石家大院,还有“梳妆石”“鸡冠石”等景点,每一个景观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我们这就去参观的就是“古莲花池”
太阳出来了,站在高高的公路看对面,蓝天、白云、绿山、小河、稻田、荷田,掩映在竹林里、树林里,白云下的小村庄错落有致,公路上三三两两的村姑,她们穿着时髦,面如皎月,洋溢着幸福、安详的光泽,秧田里老农的山歌声飘过来、牧羊人的甩鞭子声传过来、鹰的鸣叫声洒下来,河水在吟唱、雄鸡在长鸣、家犬在轻吠。当年崔八娃的代表作《狗又咬起来了》写的是一段悲催的历史,保长崔粮逼债,惹得狗咬起来了,那一声声的狗咬声,咬得崔八娃心惊肉跳,他父亲因无法交粮交款,被保长打得头破血流,在一片狗咬声中被抬了回来。如今的沈坝镇,依然有轻轻的狗吠声,却咬美了一片田园风光和吉祥安宁。
过来小桥,我们来到“古莲花池”景区,这个“莲藕产业扶贫示范园”规模宏大,引人入胜,拥有千亩的荷塘,正是盛开时节,这里盛产的红藕、白藕远近闻名。映入眼帘是一个荷叶和荷花的世界,但见层层梯田上的荷叶,从眼前一直螺旋到山的高处、远处,山风吹过,田田荷叶,绿浪滚滚,绿波连天,好一派江南美莲。这里的荷叶美的大气:弧线连着弧线的荷田,一层层、一叠叠镶嵌到高出,给人一种无限荷叶天上来的感觉;这里的荷叶美的别致,荷叶总是和蓝天白云在一起、和红墙瓦屋在一起、和竹林在一起、和青青的稻田在一起、和勤劳山民匆匆身影在一起、和如织的游人在一起、和《诗经》在一起、和《楚辞》在一起、和唐诗宋词元曲在一起、和文人墨客的诗画在一起、和远古的呼唤在一起;这里的荷花美的羞涩、美的亮丽,这些荷花啊红的血红、白的雪白、黄的金灿、紫的发亮,她们点缀碧叶中,随风摇曳,如《诗经》里女子,从荷塘中央款款走来,摇出万般柔情。此时,眼前的荷田里有劳作的村民,我仿佛听到了《汉乐府》里的莲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南。”这亘古不变的千古绝唱,一直吟唱到今天。
来到顶端的“古莲花池”,这是一塘方方正正的荷田,和下方的荷叶、荷花不一样,矮矮的荷叶,小巧玲珑,纤细的荷花,羞羞答答。相传远古时候的莲花仙子看中了这里美丽的风光和这片风水宝地,就在这方塘里种了野莲花,从此,这些野莲花就爱上了这片土地,一直以来在这里繁衍生息,寸步不移。只见一田的荷叶簇拥在一起,密密麻麻、挨挨挤挤,荷花或绽放、或半遮半掩。镇长介绍说,这田里的莲藕,是野生莲藕,在这里生长三百多年了,这些野生莲藕,只认准这个地方,把它们移植到其他地方,都会死掉的,每三年都要给这些野莲藕间一次苗,来年它会疯长。这些可爱的野莲藕啊,恋着这片净土,爱着这方山民,难怪成为贡藕。这也是一种精神,眷恋故土的精神、悠悠乡愁的精神。
钱镇长说,着力打造好千亩荷花,“运用支部+X+贫困户 ”的脱贫模式实现乡村振兴,按照“社区+园区”的发展模式,对千亩荷塘荷叶、荷花、莲子、莲藕进行产品深加工,今天的工作餐请大家品尝我们加工的莲藕酒。
和“古莲花池”一路之隔的是一望无垠的稻田,碧绿的秧苗是一块绿地毯,一直铺到山边,和绿树林融为一体,接上蓝天,吻着白云。
在沈坝中心社区红色文化革命广场,看到了崔八娃的塑像伫立在广场中央,四周青山环绕,一河清水从边绕过,这位战士作家,挎着长枪,凝视远方,听从召唤。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崔八娃曾经是闻名全国的战士作家,他和当时知名的战士作家高玉宝并驾齐驱,被称为“南高北崔”崔八娃的《狗又咬起来了》《一把酒壶》《卖子还账》等自传体小说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其中一些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课本,1953年4月底,他到北京参加“五一”观礼,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接见,同年十月,他又参加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受到郭沫若、巴金、矛盾的接见。这位不平凡的作家,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沈坝人——在沈坝镇府会议室、餐厅、走廊,看到了一幅幅精美条幅,让我吃惊不已,有草书、隶书、楷体;草书有的龙飞凤舞,我看到了飞流直下;有的隽永秀丽,我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隶书,有的风骨铮铮,我看到了沈坝山的风骨,有的圆润如玉,我看到沈坝美丽的村姑;楷书有的规整遒劲,我看到了沈坝成行成列的稻田,有的小巧玲珑,我又一次看到了沈坝“古莲花池”的荷花。我以为这些书法作品,是出自很多位书法大家之手,我问汉滨区作协副主席、曾在沈坝工作多年的王典根,他说这都是出自当地草根书法家之手,他们受崔八娃精神的影响,舞文弄墨,像能写出这样的书法作品的人,在沈坝就有几十个,走出来的作家也有几十个。真了不起。我有幸得到沈坝镇干部邓泽华的书法作品,他虽然不是书法大家,但他的楷书清秀隽永,不愧为是一副好书法作品。
我想,有崔八娃的精神影响着沈坝人,影响着敢于干实事的镇、村干部,他们一定能带领广大沈坝人,走上富裕路,乡村振兴指日可待。